在宏觀經濟結構轉型、陷入深度調整的市場背景下,中國的GDP增速25年來首次破7,工業增速明顯回落。受此影響,2015年中國自動化市場在經過兩年的小幅增長以后,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深度下探”,全年萎縮幅度超過8%,未來市場的“陽春”在哪里?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2015年中國自動化市場經歷了史上最冷的“寒冬”。在宏觀經濟結構轉型、陷入深度調整的市場背景下,中國的GDP增速25年來首次破7,工業增速明顯回落。受此影響,2015年中國自動化市場在經過兩年的小幅增長以后,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深度下探”,全年萎縮幅度超過8%,未來市場的“陽春”在哪里?
2012年以后,中國經濟運行步入“新常態”,中國自動化市場也隨之回歸平穩,保持小幅平穩增長態勢。2015年,在全球需求萎靡、能源價格低迷的市場背景下,中國經濟步入結構轉型陣痛期,出口明顯萎縮、投資增速大幅下滑、僅消費需求相對穩定,GDP破7意味著,在去產能、去庫存的同時市場傳統驅動力全面衰減,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帶動的新市場需求尚未形成規模。2015年的中國自動化市場再次迎來深度調整,增速回落12個百分點,市場規模萎縮8.1%,市場規模也回落至1390億元。
從產品來看,萎縮幅度較大的自動化產品中,高壓變頻器、過程安全、軟起、物液位儀表、控制閥不僅2015年的萎縮幅度接近20%,過去3年的年均復合增速也都出現明顯萎縮。體量較大的自動化產品中,低壓變頻器、PLC、CNC、DCS、壓力、物液位儀表、流量儀表等產品均出現明顯萎縮。GMC一反前兩年10%以上的市場增速,也出現小幅萎縮。
2016-2021年中國自動化系統集成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從行業來看,過去2年OEM市場的增速一直高于項目型市場的增速。風電行業過去2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市場增速是OEM行業表現相對較好的最主要拉動因素。此外,國家經濟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重化工、冶金、建材等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的項目投資逐步減少,導致項目型市場對自動化產品的需求萎縮幅度進一步加大。2015年的OEM市場中,風電、電子制造設備、交通運輸工具、醫療設備等國家政策導向和消費相關的行業依然保持了較好的市場增速。而傳統的、產能過剩行業需求則出現較大幅度的萎縮,機床、紡織機械、橡膠機械都是典型代表。2015年的項目型市則整體表現慘淡,細分行業來看,除市政、公共設施、汽車、電力外,大部分行業投資大幅下滑,項目明顯減少,對自動化產品的需求出現較大幅度的萎縮。
隨著“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智能制造”等國家政策的強化、深入和調整,gongkong對未來中國自動化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中長期來看,未來市場仍將保持小幅增長的新常態態勢;短期來看,2016年的市場將出現小幅萎縮,市場狀況仍不容樂觀。gongkong認為,未來中國自動化市場將以2%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低速增長。
細分來看,未來市場的“陽春”主要體現在“供給側改革”帶動制造業升級改造、培育新產業、農業等新的市場機會、新的市場需求。“一帶一路”則有力的推動有力地推動高鐵/鐵路/公路、工業/產業園區、油氣管線/油氣儲備、電力裝備/電力工程、倉儲物流、海洋工程裝備/高端船舶等領域的項目建設和裝備制造。智能制造在10大領域的突破發展,將帶動數控類、機器人類、軟件類、信息類、分析儀表類、視覺檢測類、信息安全類自動化產品和系統的發展。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工業自動化和能源、通信等關鍵基礎設施的嚴苛場景中,存儲設備的長期可靠運行是確保業務連續性的核心。天碩(TOPSSD)憑借自研主控芯片與深度固件優化,為工業級固態硬盤打造堅實的可靠性基礎。其旗艦產品天碩G55 Pro M.2 NVMe 工業級固態硬盤,在提供卓越性能的同時分析,電源,工控機,
在工業機器人技術發展的十字路口,當企業還在圍繞“大負載”與“高速度”做單選時,國產協作機器人已“直線超車”,將協作機器人的性能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O系統,自動化,
2025 年 6 月 11 日,恰逢中國與歐盟建交 50 周年之際,“中國歐洲職業教育與高技能人才發展國際交流會議” 在山東青島召開。倍福中國作為歐洲在華企業嘉賓受邀參會,校企合作專員錢生參與圓桌對話并分享了企業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教融合的實踐經驗,展示了倍福在智能制造人才培養領域的前瞻性布局。以太網,自動化,
倍福正通過 TwinCAT for Linux? 拓寬應用邊界,讓 TwinCAT 應用程序能夠以高效、虛擬化的方式靈活部署。無論是 TwinCAT PLC Runtime,還是以容器形式呈現的 TwinCAT 功能塊,不僅能夠在控制器本地,還能在數據中心中順暢運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 EK1000 EtherCAT 耦合器與分布式 I/O 通信。Cat,自動化,
歐姆龍自動化官網煥新上線!本次改版聚焦高效體驗,重塑信息架構與視覺設計,通過導航優化、內容精準匹配與交互簡化,助您高效洞察行業信息、發掘產品價值、盡覽前沿資訊。智能,智能化,
在傳統功能安全開發中,多工具并行開發導致大量重復初始數據導入,各工具間頻繁的數據交互暴露出可追溯性差的問題,傳統的文本開發方式無法實現產物的自動化生成。如何破解?答案就在6月26日(周四)14:00-15:30經緯恒潤直播間,學習符合功能安全開發標準的高效平臺化實踐方案!系統,控制,研討會,DIN,
在機械加工領域,傳統裝夾方式長期受困于人工上下料耗時、五面加工易產生輪廓干涉等難題,這些問題如同桎梏,嚴重制約著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堡盟電感式傳感器賦能的零點定位系統,正以創新技術為行業帶來突破性變革,重新定義精度與效率標準。自動化,應用,智能化,
智能網絡攝像頭的應用已滲透到公共安防、智慧城市建設、工廠安全管理等多領域,市場規模增長迅猛。華北工控助力客戶實現產品的快速迭代與升級,打造了機器視覺專用工控機EPC-7893M20,可作為智能網絡攝像頭自動化測試產線的“控制中樞”。
蒙鋼玻璃力推環衛車玻璃升級,成為新環保下玻璃行業標桿.廣泛運用為各類電動三輪車,環衛車、電動汽車、觀光車以及農機等,基本涵蓋了國內電動車擋風玻璃市場全部類型擋風玻璃產品。
華北工控產品用于智能冷鏈運輸系統,華北工控基于市場調研打造了可滿足冷鏈運輸控制系統對控制主機要求的嵌入式工控機BIS-6680H。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占全球的62.8%,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在市場需求拉動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骨干企業實力大幅增強,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5年已達485億美元,隨后增速逐漸趨緩,預計仍然維持每年約80億美元的增速,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10億美元。根據GfK報告表明,超過半數人認為在未來幾年智能家居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相比之下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可穿戴設備會對他們生活產生影響。
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國內機器人市場迅速升溫,機器人產業可謂迅猛發展。在多種因素的引誘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速度將再次提速,步入歷史上的第二個繁榮發展期,或將比第一次浪潮還將巨烈。
工業升級首先要解決的是效率的提升,目前來看,橫跨所有行業的效率普遍提升是2017年市場增長的一個重要特點。隨著技術進步,產品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功能也越趨復雜。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迎來快速突破,市場潛力得以加快釋放,產業發展不斷走上新臺階。在此有利形勢下,人工智能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持續暴漲。
全球工業發展已跨入了4.0時代,呈快速發展之勢。中國工業市場銷量已占到全球總量的五分之一,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智能及自動化市場發展國家
深圳277家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近日披露完畢,深圳上市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1901.36億元,凈利潤3463.3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25%。過去一年,深圳161家制造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4435.42億元、536.2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速達67%,全力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
1月23日,記者從貴州省經信委獲悉,截至2017年底,貴州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750億元,2013年至2017年間,年均增速達70%。
國家統計局8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的這一數據同比增長了6.4%(扣除價格因素),這是今年除1-2月份以外的最低值,比6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工業的新舊動能轉換任重道遠,但其切換速度在加快。7月當月機器人同比增速超過了90%,新能源汽車也同比增長了48.6%。未來一段時間工業增速有可能逐漸趨穩,在6.5%上下窄幅波動。
國家統計局4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2%和7.5%,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4和1.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高于工業整體增速,這也延續了去年工業發展的特征。如何看待一季度工業形勢?
7月24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4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表示,從工業生產角度來看,雖然增速比往年相比略有放緩,但工業運行已趨于平穩,并開始有所回升。
長期以來,我國對于石油消費的需求量巨大,由于供不應求,需要大量依靠進口。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石油需求到2030年將達到6.44億噸。對外依存度有可能突破70%。不過,雖然未來需求還將持續增長,但是增速將放慢。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日前表示,2009年,機床工具行業經濟運行基本處于穩定向好態勢,但是金融危機對行業的影響以及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預計2010年,在經濟增速超過8%的拉動作用下,機床工具全行業增速將會達到15%左右,金切機床行業將有個位數增長。全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出口將出現恢復性增長。
面對船舶行業目前生產和經營的嚴峻形勢,預計建造三大主流船型所需的重型金屬成型設備和焊接設備的需求不會有急劇的增長。但對海洋工程設備制造所需的特種及專用加工機床會有需求,是重型機床的增長點。 船用配套設備主要關鍵件,如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機、曲軸、大型船用螺旋槳等項目的規劃布點建設已經展開,投資
1887
8840
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