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陶缺什么?這是一個老問題,這里只想談談個人從業以來對行業發展的一點認知。
中國建陶缺老板嗎?中國建陶缺資金嗎?30年前,也許還真缺,但現在,顯然老板是絕對不缺了,至于資金,經過30年的發展,很多老板也都完成了資本積累,現在進入行業的門檻也大幅提高,沒有幾千萬本錢還真的很難跨進來,像新中源、新明珠擴充動輒投資數億計,新進入行業的金牌(亞洲)、興輝等也都是資本大鱷,更何況還有銀行貸款、供應商貨款和經銷商的保證金等多種融資渠道。
中國建陶缺質量嗎?行業內絕大多數陶企重視質量,企業多以企業標準對產品進行質檢分級,而企業標準比那些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嚴格得多,這完全是一種市場經濟導向產生的標準,為滿足消費者要求而制定的標準。當然,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消費者層次不一樣,因此不同企業會有不同的質量標準,不管怎么樣,中國建陶有能力做出高質量的產品。
中國建陶缺管理嗎?首先是生產管理。使用如此之多的礦物原料進行生產,礦物原料最多也只進行了粗加工處理,而且在保證成品質量標準優于國家標準的嚴格分級管控下,能讓生產優等率超過80%甚至90%,沒有良好的管理水平相信很難做得到。在這樣的條件下,建陶產品成本還能一降再降,在生產管理方面,中國建陶應該不會比任何一個國家差。其次是經營管理制度,更多指經理人制度問題,尤其是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獨立的問題。我很同情中國的企業主,看看行業中有多少隱身富豪?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要找到信得過的職業經理人實在太難了,所以可以看到建陶企業很多都是把工廠搞得像監獄一樣,現在更進一步,連展廳也防狗防盜防同行了,管理相當超前。
中國建陶缺品牌?大概很多人會認同。不可否認,中國建陶能列入世界級的陶瓷品牌應該還沒有,但是,中國建陶業絕不缺乏全身心投入到塑造國際品牌的有識之士,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年里行業在這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從東莞唯美的"馬可波羅"到佛山樵東的"蒙娜麗莎",從石灣的"鷹牌"到華東的"諾貝爾",中國建陶業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打造中國的品牌,只要解決某個瓶頸,以三十年現代建陶的積累,完全可以實現建陶品牌的一飛沖天。
中國建陶缺創新?我想,執這種觀點的人絕不在少數,最有力的明證就是每年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陶展中國陶業人士便如朝圣一般蜂擁而至,看啥?就是去看別人有什么新東西,然后回來"翻版",然后專家學者們就一片唏噓,仿佛中國陶瓷業人才缺乏,全無腦袋。我們真的就沒腦袋?真的都不會創新嗎?別忘了,"金花米黃"是我們首創的,"雨花石"是我們開發的,即使不算太成功的"晶花芙蓉",也充分體現了陶業人員創新意識的強烈。只是,創新之后呢?我們是否給與了企業或者個人創新的土壤?
中國建陶僅僅缺少對知識產權的尊重而已!
假如我們尊重知識產權,老板們還會臺面上相互握手,臺底下相互踢腳嗎?應該不至于了吧。產品并無相同,大家見面該坦然了,合作的可能性大了。假如我們尊重知識產權,企業之間會是競合的關系,企業管理可以共同進步,不再閉關自守,各自為政。老板間完全可以敞開心扉,探討企業管理及經營之道,不再需要偷偷摸摸不擇手段的偷取技術,或者挖墻腳。假如我們尊重知識產權,行業走上健康發展之路,產品質量自然也更能得到保證,交流多了,企業之間信息透明化,每一家企業的問題都能得到大家的幫助,也利于搭建技術探討平臺,而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生產效率相應得到提高,資源利用率會提高,而且,有助建立上游尤其是礦物原料的標準化,對國家貢獻比現在大多了。假如我們尊重知識產權,品牌建設不再是一個夢,以中國建陶目前在國際上的認知,黃建平先生在2006年所說的"中國陶瓷業有能力創造世界品牌",要實現指日可待。現在誰會小看中國的拋光磚?無論是質量,還是創新能力,中國拋光磚都具有世界領先的水平。為什么建設不了中國品牌?全是因為"窩里斗",自己拆自己臺的緣故,惡果就是中國資源被賤賣,臉紅啊。如果解決了知識產權的問題,就有了企業利潤的保障,有了利潤,企業才更有實力來打造品牌,才有在國際上叫板的底氣。假如我們尊重知識產權,我們還會缺創新能力嗎?當知識產權成為企業利潤的保障時,我們還會吝惜開發的投入嗎?
要做到這點,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嚴厲打擊那些侵權行為,鼓勵自主創新;其次,行業協會可以起一些引導作用,就算沒權力去制止,也可以借助輿論搖旗吶喊,或者組織行業協商會議,整頓行風;最后,是從業者自律了,尤其是那些做老板的,有頭有臉沒必要被人瞧不起吧。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5年9月,日本株式會社安川電機迎來它的百歲誕辰。1915年創業成立的安川與中國頗有淵源。追溯至上世紀初,1913年,孫中山先生曾拜訪安川創始人安川敬一郎先生家中,并題詞“世界平和”的良好寄語。
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含停用機組)首次超過日本,上升至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法國。日本不斷出現廢爐,而中國則持續進行旺盛的核電投資。
中國7月制造業活動小幅放緩。官方制造業PMI 51.2,較6月小幅放緩,但仍維持在高位。
過去的幾年,金融業在中國GDP中的占比穩壓日本、德國,甚至個別年份還超過美國。
2018(第十七屆)中國互聯網大會10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推動中國互聯網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最大的消費市場,年進口金額在1700-1900億美元,考慮到自主可控以及半導體作為本國經濟增長的新興產業代表,大力發展本土半導體行業勢在必行,其中存在的投資機會確定性很高,且未來的景氣周期較長。投資者如何去把握行業性的長期投資機會,本文粗略談談,拋磚引玉。
作為科技產業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芯片的發展好壞至關重要,而中國廠商也是在極力努力發展自主處理器和內存等。
美國白宮官網29日發表聲明,美國將加強對獲取美國工業重大技術的相關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出口管制,并采取具體投資限制,擬于2018年6月30日前正式公布相關措施,之后不久將正式實施。
中西部最大的航空產業會議+350人參會規模+綿陽游仙區產業園+領先航空企業參加,2023航空燃氣渦輪創新大會將于9月19-20日在中國?成都召開。陶瓷,交流,設計,發動機,
電子數碼產品的發展在最近的幾年突飛猛進, 特別是電腦周邊產品,任何一款電腦周邊的產品數量都可以按億來計算,相同一個道理,任何一款電腦周邊的數碼產品。陶瓷,EMS,
工博會預計:面積30萬平方米,展商2800家,觀眾18萬人次新材料展,博覽會,工業,機器人,陶瓷,光電,中國制造2025,
2022年11月19日,慈溪科發電子有限公司舉辦了首屆趣味運動會比賽,趣味運動會兼顧了趣味性和團隊性。即競技、娛樂、健身等綜合于一體的全新趣味訓練活動。可以將職工從日常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釋放工作中的壓力。陶瓷,
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現場。(央廣網發) 央廣網佛山7月30日消息 制造業被譽為“興國重器”、“強國之基”,佛山占據珠江西岸制造業產業帶的半壁江山,而陶瓷作為制造業的主力軍,正加快推動綠色制造、智能制造。今年上半年,佛山陶瓷企業“煤改氣”工作,被列入佛山市政府加快產業升級轉型、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攻堅任務。
隨著當下互聯網技術的噴射式發展,各種遠程操控都在數字化模式化,防靜電行業也借此得以進步。在此領域中頗具聲望的山東電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集防靜電陶瓷材料研發、生產、銷售、施工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然是防靜電陶瓷材料領域的先鋒企業。NEPCON,通訊,
?陶瓷行業生產具有明顯地域性,目前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西、山東、福建等省份。這些地區,陶瓷產業基礎雄厚、體系完備,影響輻射面廣,提供眾多就業機會,成為當地傳統支柱產業,為當地經濟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潮州市推動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是去年《潮州市陶瓷產業做大做強實施意見》出臺后,潮州市推動陶瓷產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陶瓷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自動化、智能化、創意設計水平進一步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在建筑行業中,石膏板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人造建筑材料,其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精準加工至關重要。作為OX系列中的一員,堡盟OX100輪廓傳感器在石膏板的生產應用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與獨特的優勢,為建筑建材行業的現代化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測量,智能化,
幫助九牧順利實現“未來5年碳達峰、15年碳中和”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助九牧打造全球衛浴建材行業綠色標桿,開拓行業可復制、可借鑒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雙方攜手促進衛浴行業全產業鏈向低碳發展西門子與九牧集團(九牧)近日啟動戰略合作,致力于幫助九牧順利實現“未來5年碳達峰、15年碳中和&a
德國提出工業 4.0 戰略,旨在通過工業化和智能化的綜合發展,推進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制造業生產的靈活性、縮短上市時間,并提升產品競爭力。山特城堡系列 C1-3kVA UPS,可為制造業生產端的智能裝備、智能檢測、智能包裝、智能倉儲中的精密設備、嵌入式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提供電源保護,在冶金、建材、玻璃、汽車等
EN550系列整流回饋單元是在易能電氣多年技術積累平臺上開發出來的一系列主動式前端單元,采用先進的核心算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以將電機調速過程中所產生的再生電能回饋至電網,避免采用常規能耗式制動單元的能量損耗,從而達到節能效果。適用于行車、提升機、塔吊、磕頭機、離心機,以及建材和礦山行業等領域。
熱烈祝賀桂林鴻程榮獲2019中國碳酸鈣行業創新獎!建材,智能化,
數據顯示,從行業來看,鋼鐵、化工、建材是立案數量較多、涉案金額較大的行業。從國別來看,美國、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是對我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較多的國家。
全屋定制是消費市場的風口,精裝房是政治政策下的強制要求,兩者的出現注定了房地產企業和家裝建材行業之間會有一次深度合作。
家居、建材、裝修等泛家居行業在新寡頭外加互聯網的沖擊下,正在或將要發生一系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