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強降雨臺風高溫頻發、國際貿易摩擦升溫和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等因素影響,中國7月制造業活動小幅放緩,但連續24個月高于榮枯線,延續擴張態勢。非制造業景氣度雖為11個月來新低,但仍保持在高景氣區間。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中國7月官方制造業PMI 51.2,略低于預測值51.3,也較前值51.5有所回落;不過該數據仍連續24個月高于臨界點,說明制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中信宏觀團隊諸建芳、王宇鵬認為,結合PMI和高頻數據來看,預計7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在6.3%左右,短期經濟增長仍然平穩。下半年中國經濟存在中美貿易爭端不確定性、房地產限購政策持續收緊、增速偏低的信用擴展速度可能給居民和企業正常融資需求帶來打壓等風險;但在宏觀政策的“微調預調”下,下半年經濟仍然有望平穩增長,并不存在大的衰退風險。
大型制造企業持續擴張 進口景氣度略有回落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4%,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繼續位于擴張區間;中型企業PMI為49.9%,與上月持平,略低于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9.3%,低于上月0.5個百分點,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下。
統計局表示,本月制造業大多數行業保持擴張。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14個行業的PMI位于擴張區間,其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和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PMI均位于53.0%及以上的較高運行區間,實現較快增長。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高于臨界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位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
此外,7月進出口景氣度略有回落。新出口訂單與上月49.8持平,略低于臨界線;進口指數為49.6,較上月下跌0.4個百分點。兩者均低于臨界點。
統計局表示,7月匯率波動加大,進出口指數回落。調查結果顯示,本月反映人民幣匯率波動對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影響的企業比重環比上升3.1個百分點。受近期國際貿易摩擦升溫等影響,部分企業出口訂單和原材料進口有所回落。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雖然7月份制造業PMI環比回落,但連續5個月位于51.0%以上,制造業持續處在相對穩定的景氣區間。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放緩 仍處擴張區間
另據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7月官方非制造業PMI為54,略低于預期值54.9,較6月份的55有所回落,為2017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也是繼今年2月非制造業PMI數據步入上升通道后首度回落。
但總體來看,官方非制造業PMI指數已連續11個月保持在54及以上的高景氣區間,表明非制造業商務活動仍保持較快增長。
分行業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0%,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服務業增速有所放緩。從行業大類看,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業務總量較快增長。
道路運輸業、資本市場服務、房地產業、居民服務及修理業等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位于臨界點以下,業務總量有所回落。
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9.5%,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統計局表示,受高溫和強降雨天氣影響,建筑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放緩,7月景氣度高位回落。
在市場需求持續擴張的帶動下,服務業價格水平有所回升,投入品價格指數和銷售價格指數為53.2%和51.6%,均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其中銷售價格指數為今年2月以來的高點。
統計局表示,7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11個月保持在54.0%及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表明非制造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此外,中國7月官方綜合PMI 53.6,較6月低0.8個百分點,為5個月以來的低點。這表明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繼續保持擴張,但步伐略有放緩。
統計局對中國PMI數據解讀稱,2018年7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繼續位于景氣區間。受近期強降雨臺風高溫頻發的影響,加之國際貿易摩擦升溫和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等,采購經理指數出現一些波動,但運行基本穩定,我國經濟總體繼續保持擴張勢頭。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編輯劉鑌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