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西部煤炭資源儲量豐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基地。為了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中西部各省已經意識到現代物流對煤炭產業的重要性,紛紛采取各種措施推動煤炭物流的發展,打造現代化的煤炭物流大通道。
陜西攜手三省四港
近期,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陜西省與“三省四港”簽訂煤炭物流戰略合作協議。6月中下旬,陜西省政府代表團赴“三省四港”訪問,啟動了籌備已久的考察合作之旅。他們來到了湖北、江蘇、山東三省,訪問了宜昌港務集團、徐州港務集團、連云港港口集團和日照港集團等四家港口企業,彼此就構建現代煤炭物流體系、擴大陜煤在華中、華東和華南等地區的市場份額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分別在武漢、南京和日照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這次活動中唱主角的是陜煤化集團。這些舉措標志著陜煤化集團打造現代化煤炭物流體系開始進入實施階段。在簽字儀式上,陜西省副省長吳登昌指出,陜煤化集團與“三省四港”合作,建立現代煤炭物流體系,既符合國家和省上正在實施的物流產業振興計劃,使其煤炭及煤化工產品有一個穩定的市場,又可以在營銷領域里增加附加值,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
陜煤化集團是陜西省國有大型能源化工企業,也是國家大型煤炭基地開發建設、商品煤生產供應和煤礦資源整合的主體,去年煤炭產銷量均超過6000萬噸,化工產品2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35億元。根據規劃,到2012年其煤炭產銷量將達到1.5億噸,除就地轉化外,還有約8000萬噸商品煤及煤化工產品外銷,目標市場主要集中在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
對此,陜煤化集團提出加快構建現代煤炭物流體系,促進產業發展。通過合作,充分發揮湖北、江蘇和山東三省四港的區位優勢,在沿海、沿江和沿河港口建立煤炭儲備、配送、集散和銷售基地,并以這4個港口為中心,輻射華東、華中、東南沿海及海外等目標市場,增強陜煤對市場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通過集散基地調控市場,根據用戶需求進行配煤,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從而改變傳統簡單的購銷模式,實現了資源、運輸、儲備、配送、市場一體化運營。最終使陜煤省外銷量在目標市場達到50%以上,解決中轉資源的儲備和下游市場開發問題。對這些港口來說,和陜煤化的戰略合作也意味著這些港口將成為陜西煤炭重要的中轉運輸和物流儲備基地,這將有助于推動港口快速上量,更好地擔當起服務區域發展的重任。
新疆加快煤炭資源開發和轉化
新疆作為我國西部大省,煤炭資源的儲量巨大。據介紹,新疆煤炭預測儲量達2.2萬億噸,占我國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的40%,主要集中吐哈(吐魯番-哈密)、準東(準噶爾盆地東部)、伊犁、庫拜(庫車-拜城)四大基地。從今年起,新疆將依托吐哈、準東、伊犁三大煤炭基地實施“西煤東運”,今年將產煤8100萬噸,到2010年達1億噸以上,預計2020年,新疆煤炭年產量將占全國煤炭年總產量的20%以上。
今年上半年,新疆地礦部門煤炭資源勘查工作取得喜人成果。在吐哈、準東、伊犁等煤炭基地取得多項勘查成果,累計新增煤炭儲量近千億噸,為新疆實施優勢資源轉換和引進大企業大集團戰略提供了資源保障。為加快新疆“西煤東運”進程和伊犁煤化工基地建設,截至6月底,在東疆的庫木塔格-沙爾湖、大南湖-野馬泉、淖毛湖等地,探求新增煤炭資源量約600億噸,其中在沙爾湖發現單層153.55米的巨厚煤層,創國內單層煤厚新記錄。今年6月,新疆地礦局第九地質大隊承擔的“昭蘇煤田煤炭資源調查項目”勘探出一處純煤厚15米的煤層,為伊犁地區煤炭資源勘查提供了方向和重要依據。
在新疆煤炭產區,用煤炭產品作為原料生產的煤化工產品的附加值高,利潤豐厚,運輸方便,銷售容易,有很強的資源和地利優勢,按照煤炭產區發展的趨勢,隨著礦區的開發,將有望同時設計和礦區煤炭生產相配套的煤化工產業,打造煤炭-煤化工基地。近年來,新疆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積極依托煤炭等優勢資源實施資源轉換戰略,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累計引進國內近200家煤炭企業進入4大煤炭基地投資數千億元發展煤電煤化工產業。這些新建煤炭項目都必須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相配套,這就要改善當地交通運輸條件,改善當地交通不便利,運輸環境差,運輸距離長,運輸成本高等問題。
從新疆東部的三個預查區的地理位置來看,當地距離內蒙古、甘肅地區比較近,附近有進入新疆的隴海鐵路運輸線,要搞好礦區開發建設,就必須同時分步搞好礦區內的公路、鐵路建設,搞好和周邊地區及相鄰接壤的內蒙、甘肅省區鐵路、公路等運輸線路的貫通,不斷提高運輸能力,以滿足礦區建設對交通運輸能力的需要。隨著新疆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新疆煤炭物流業也將隨之興起。
山西著力整合煤炭產業
山西是傳統的煤炭大省,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煤炭外運基地,煤炭的年外運量占到全國省際調運量的四分之三。同時,山西也是新興煤炭大省陜西、內蒙古、寧夏等西部省份煤炭外運至中部、東部、出海出口的必經通道。
當前,山西省已經提出了煤炭資源整合的建設規劃,要在山西建設煤炭大集團、煤電大基地。這也符合國家倡導的“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電基地建設”的整體戰略。這一戰略符合煤炭作為礦產品和原料產品的特點。煤化工產業是以煤為原料和燃料的高耗煤行業,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經濟發展對化工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山西省煤炭業把握建設節奏,在煤炭轉化、提升煤炭產業附加值等方面重點關注。在煤炭物流建設方面,山西也加快了現代煤炭物流體系建設的步伐,將利用能源基地的資源優勢、承東啟西的交通優勢,著力打造煤炭物流大產業。
山西將加快運輸通道建設,形成鐵路、公路攜手東部海運的“大煤運”格局。根據國家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規劃和18個礦區總體規劃布局,與鐵道部深化部省合作,重點加強北、中、南三大煤炭外運通道建設,進一步建設和整合煤炭集運系統。重點推進山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的建設,加快大秦線、邯長復線、侯月線等擴能改造。同時,加快地方鐵路建設,形成“一環、二縱、五橫”的格局。圍繞山西省煤炭主產區分布和煤炭流向,建設公路運煤通道和礦區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