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電9月25日11時18分,由黑龍江省火電第三工程公司承建的國產首臺褐煤塔式爐2臺660兆瓦發電機組——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九臺電廠新建工程1號機組并網發電一次成功,機組各軸瓦溫度、振動等各項指標均達優良標準。1號機組的并網發電一次成功為共和國60華誕獻上了一份珍貴的厚禮,也為中國
電力工業發展史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據悉,這項工程是東北地區電力工業“十一五”規劃中的重點電源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對吉林省中部電網的電壓穩定運行起到支撐和鞏固作用,同時還對提高東北電網吉黑斷面穩定水平、增強東北電網北電南送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九臺電廠工程規劃容量為4臺660兆瓦機組,留有擴建余地。一期工程建設的2臺660兆瓦國產超臨界燃煤機組,鍋爐為國內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臺也是亞洲最大的塔式褐煤鍋爐,而且是國內首次采用熱工總線布置,并同步建設同步投入煙氣脫硫裝置。這既是這項工程的突出特點,也是黑龍江省火電三公司建設者們傾心打造“國貨精品”的亮點。以低發熱值、褐煤為燃料的塔式鍋爐是我國火力發電鍋爐設計制造技術的進步,為推進節能減排、凈化環境作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民族電力工業的進步,為國產超臨界塔式爐的建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機組鍋爐鋼結構標高超過了百萬機組的標高,它的焊口量、安裝工程量都超過國內引進型1000兆瓦機組的工作量。工程開工以來,黑龍江火電三公司始終把創國優作為最高的目標,按照創國優實施方案,一直以“過程精品創造項目精品”,加強實施過程質量控制,確保工程內在質量和外表工藝。在施工中,他們認真落實質量過程控制責任制、零缺陷責任制和質量責任追究制,過程驗收突出一個“嚴”字,特殊過程實施全過程監控,保證了施工質量。這項工程從2007年5月13日正式開工建設,至并網發電用時860余天,其中,汽輪機本體安裝從轉子到貨到三缸扣蓋結束僅用了37天,比全國最快施工記錄提前了6天;鍋爐鋼架吊裝到點火成功用時358天,工期比計劃工期提前12個月,創造了全國先進工期記錄;7月5日鍋爐水壓到8月20日點火吹管用時45天;8月31日吹管結束到9月9日整套啟動僅用時9天,均創全國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