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昨日上午舉行“2010年世界經濟與國際形勢報告會”暨2010年《世界經濟黃皮書》《國際形勢黃皮書》發布會,發布《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和《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0)》。
《國際形勢黃皮書》對11個大國的綜合國力進行評估后認為,11國綜合國力排名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和巴西。黃皮書指出,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具有多方面優勢,與其他國家“不在一個檔次上”。
中國武器數量遠遜俄
在軍事指標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位列三甲。中國在軍事總實力上僅次于美國,黃皮書稱,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軍隊人數和武器裝備數量得分都較高。黃皮書稱,美國是真正的軍事超級大國,其軍費相當于其他10國軍費總和的132%。黃皮書指出,武器裝備的數量與質量通常是衡量一支軍隊強弱的客觀指標,盡管武器裝備好的軍隊未必戰斗力就強,但先進的物質條件畢竟是軍隊贏得現代戰爭的基本保證。
對于具體的武器裝備,黃皮書列出四類武器裝備,包括核武器、坦克、戰斗機和艦艇。其中艦艇又包括多個類別,分為航空母艦、核潛艇、其他艦艇三類進行計算。
武器裝備的排名中,中國排在前三名的位置,為第三位。
評估結果顯示,中國有核武器240枚,坦克7580輛、戰斗機1700架、艦艇144艘、核潛艇8艘。
11個國家中,俄羅斯的武器裝備排在了第一位,其中核武器數量和坦克數量是惟一過萬的國家,核武器數量是13000枚,坦克數量是22800輛。
中國國力世界排名第七
該黃皮書選取了西方七國和“金磚四國”這11個國家,其中西方七國被稱為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國家,而“金磚四國”也毫不遜色,被稱為是有希望在幾十年內取代七國集團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國家。四國之一的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
黃皮書對11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分析評估,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領土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五個直接構成要素,以及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安全與國內政治、國際貢獻四個影響要素。
美國除了在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和安全與國內政治三項上得分較低外,在其他項目上都居于前列,其中,經濟、軍事、科技和國際貢獻四項都居第一位,資源居第二位。
日本作為總排名第二的國家,除了領土與資源、人口這兩項得分極低,軍事力量較弱之外,其他項目都位居前列。
俄羅斯的長項是領土與資源,中國的長項是人口,俄羅斯與中國在軍事上分列第三、第二,主要是因為軍隊人數多,裝備數量大,且軍費能排在中上游。
11個國家的排名中,美日德綜合國力位居三甲,中國排名第七。
水污染挑戰中國政府能力
《國際形勢黃皮書》,認為黃河在近十多年中被污染的情況在不斷加重。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對黃河水污染的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后發現,黃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與黃河一樣,長江的污染面積也在不斷擴大。水污染作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危機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戰著中國政府的決策水準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