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和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承擔完成的《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日前在西安通過了專家的評審鑒定。勘查成果表明,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地表水資源總承載能力為每年13.35億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潛力為每年8.19億立方米;合理開發聯合調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可滿足陜北能源化工基地中長期規劃用水需求。專家們認為,這是國土資源部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合作的大型地下水勘查項目取得的重大創新成果。
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參加成果匯報會并轉達了徐紹史部長對這一重大項目的關心、支持和對廣大地質工作者多年來艱苦努力、勇于創新的關懷和問候。
隨著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初具規模和城市化建設的推進,水資源匱乏已成為基地建設的一大瓶頸。對此,陜西省人民政府把水資源問題列為基地建設的首要問題。從2005年開始,來自10家地質勘查單位和科研院所的近500名工程技術人員,采用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系統地對這里的地下水資源量及其賦存規律進行勘查研究,并評價了33處水源地,查明了地下水開發對植被生態以及煤炭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提出了地下水開發與保護對策。
勘查研究表明,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可采地下水資源總量為每年10.35億立方米,現狀利用量為每年2.16億立方米,可利用潛力為每年8.19億立方米。新探明水源地20處,探明水資源量每年5.44億立方米;核查已有水源地13處,核查水資源量每年3.59億立方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為貫徹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中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原則,充分考慮水資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提高鄉鎮污水處理能力,完善城鎮功能,通州區成功申請成為第三批試點區縣,建設城鄉再生水廠。作為新一代SIMATIC S7-1500控制器通過其多方面的革新,以其最高的生產能力和易用性,在污水項目的污水
依托膜材料和膜組件領域的技術優勢,公司將產業鏈從產品領域拓展到工程領域,提供膜法水資源化整體解決方案, 包括CMF(連續膜過濾)、SMF(浸沒式膜過濾)、MBR(膜生物反應器)、TWF(雙向流膜過濾)等應用工藝,廣泛應用于污水、廢水處理與回用、給水凈化、海水淡化等領域。
3月3日,唐山電視臺通過"唐山新聞"節目對我公司進行了專題報告,標題為:"平升電子科技:水資源優秀探索者。"
2011年5月6日,第二屆水工業信息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在上海太陽島溫泉度假酒店隆重舉行。
]“要痛定思痛,舉一反三,針對西南大旱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實行水利建設、石漠化治理和生態建設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治本之策,增辟水源,興修水利,徹底解決西南地區水利欠賬問題。” 原題:應對西南特大干旱的實踐與思考 水利部部長 陳雷 本站訊 去年入秋以來,我國西南部分地區發生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干旱,對地區經濟
國務院三峽辦有關負責人日前在重慶表示,自2008年啟動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三峽工程防洪、航運、發電等巨大效益開始顯現,下一步要通過不斷優化三峽水庫水資源調度等措施,進一步拓展其補水、生態等方面的效益。 三峽辦副主任雷加富在此間舉行的長江流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水環境保護研討會上介紹,三峽
北京豐臺投入19億元的河西再生水廠將啟動建設。
《銀川市水資源管理條例》將在3月1日施行。
鄭州市兩個污水處理廠將升級改造,以期改善城市地下水及地表水環境。
蒼南縣實施完成地下水水位遠程自動監測,將為蒼南縣地質環境管理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并為蒼南縣地下水開采、保護、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廣東省水利廳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隨著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加快,廣東供水結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去年全省供水總量比前年減少,海水利用率提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粵西雷州半島地下水開采依然為全省大戶。 調查顯示廣東海水利用率提高,去年全省海水利用量203.8億噸,主要是沿海地區火、核電廠冷卻用水,比上年
為有效緩解地面沉降趨勢,日前,天津市政府批準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天津市地面沉降控制工作的意見》,提出未來爭取將全市年平均沉降量控制在20毫米左右,同時采取措施涵養和修復地下水。 地面沉降是一種不可逆的緩變型地質災害,嚴重情況下會造成地面高程損失、河道行洪和排瀝能力降低、風暴潮危害加重
經過5年的努力,蘇錫常地區近5000眼深井已經封填,全面實現禁采地下水。幾乎同時,嘉善向太湖管理局申請引入太湖水,獲得批準。這些看來似乎不相關的新聞背后,是長三角“拽住”地面沉降的努力。記者發現,長三角地面沉降,被稱為“沉默的危機”,在各方的努力下正得到緩解。 蘇南: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