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2009年12月21日在北京召開。這是在我國工業經濟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作題為《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報告。報告指出,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一年,全系統要根據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準確把握工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切實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突出抓好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突出抓好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突出抓好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抓好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軍民結合,努力實現工業通信業平穩較快發展。
把握形勢鞏固工業經濟企穩向好勢頭
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緊緊圍繞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目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狠抓落實,實現工業經濟回升向好,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主要表現為:工業增速止跌回升企穩向好,企業效益降幅收窄,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信息產業服務經濟社會能力增強。
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認真落實中央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成效明顯;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中央財政貼息補助資金帶動效果顯著;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升級,增強工業可持續發展后勁;加大重大專項實施和質量品牌建設力度,著力解決制約工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扎實推進3G發展與兩化融合,信息化建設取得新進展。與此同時,工信部在工業行業管理、電信市場監管、無線電管理、法制建設、國際合作,以及黨的建設、組織人事、后勤保障、老干部服務、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李毅中表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制定實施相關政策措施還不夠及時有力,對前瞻性、方向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2010年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一年。全系統要根據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準確把握工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抓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開始復蘇,明年形勢可能總體好于今年,但經濟復蘇的基礎仍比較脆弱。從國內看,我國工業經濟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回升向好的基礎逐步鞏固,各方面信心明顯增強。而工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矛盾也不容忽視,進一步擴大需求存在制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工業發展方式亟待轉變,資源和環境制約因素突出。明年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復雜,不確定、不可預料的因素和兩難問題增多。
推進八項重點工作確保11%增長目標實現
李毅中提出,2010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工作要重點把握好五個原則:一是把改善供給結構、促進擴大內需作為保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途徑;二是把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作為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三是把控制總量、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節能減排、品種質量、產業升級作為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四是把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作為促進工業在高起點加快發展的長期任務;五是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搶占國際經濟技術競爭制高點的主攻方向。
工信部提出了明年工業通信業發展主要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左右(含能源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7%,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1.5個百分點;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2%左右,業務收入增長4.5%左右;電信綜合資費水平下降9%;軟件服務業收入增長20%左右。
針對11%的指標,李毅中表示,根據中央確定的經濟增長8%左右的預期目標,工信部將工業增速指標定為11%左右,既保持一個適度的增速,又不追求過高的目標。主要是希望在保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引導地方、行業和企業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
李毅中明確了2010年的工作重點。一是繼續落實中央一攬子計劃,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包括切實增強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繼續實施重點產業技術改造,推動落實穩定外需政策,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二是推動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突出抓好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和節能減排;三是全面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四是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持之以恒抓好質量品牌建設;五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六是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七是推進兩化融合向縱深發展,促進社會領域信息化;八是把網絡與信息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另外,還要扎實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為了保障各項工作和任務順利完成,李毅中強調,全系統要全面履行工業通信業行業管理職責,強化行業指導和統籌協調;加強電信監管和工業品生產管理,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快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建設高水平服務型政府;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建設,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建設學習型機關,樹立良好工作作風。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09年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部署2010年主要工作。國務院副秘書長肖亞慶、中宣部副部長蔡名照、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鐵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宋大涵、總裝備部副部長劉勝,以及中組部、中央編辦、國務院研究室、財政部、國家審計署的有關領導出席會議。
出席會議的工信部領導有: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奚國華、苗圩,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國防科工局局長陳求發,副部長、部黨組成員婁勤儉、楊學山,部黨組成員、中紀委駐部紀檢組組長郭炎炎,部黨組成員、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姜成康,部黨組成員陳小筑、劉利華、朱宏任,以及原信息產業部、原國防科工委的老領導。
參加會議的代表有: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成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通信管理局局長。單列無線電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屬高校黨政主要負責人,部分行業協會、部屬事業單位、部機關各司局主要負責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我國工業經濟基石的裝備制造業同樣呈現明顯回升態勢。4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還是下降8.1%,5月份就轉為正增長1.1%,一下子回升9.2個百分點,6月份進一步回升。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比上月加快8.1個百分點。在多重壓力下,裝備制造業能夠從較大幅度下降轉為正增長,說明內生增長的源動力是非常強勁的。
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河南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海名國際會展集團主辦,鄭州海名匯博會展策劃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4屆中國鄭州工業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鄭州工博會”、“ZIF”)將于2018年6月1-3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工業化進程研究課題組”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這份藍皮書指出,“十二五”期間,在仍處于深度調整和再平衡的世界經濟中,中國工業經濟增長可謂一枝獨秀,同時跨區域經濟布局加快、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綠色轉型逐步推進。中國工業經濟正走向一個速度趨緩、結構趨優的新常
工業企業效益實現近年來最好水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高于全國平均漲幅,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高于全國平均漲幅……5月23日,山西省統計局表示,今年前4個月該省工業經濟呈現恢復性高速增長,自2014年2月份以來首次高于全國水平。
2016年一季度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2016年3月,我國汽車產銷市場較上月呈現較快增長,同比增速均超8%。1~3月汽車產銷保持穩定增長,產銷增幅比上年同期均呈小幅提升。
2015年上半年,我國行業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信息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凸顯,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不斷增加,但穩中向好的基礎仍不穩固,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以下是每個行業在2015年上半年的運行報告。
2015年,我國工業經濟仍然面臨較大“探底”壓力,然而電子信息制造業主要指標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已成為工業經濟一大增長極。
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出臺的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和突出問題,加快推進工業總體提升和轉型升級。上半年,我國行業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信息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凸顯,二季度以來經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