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鋼鐵大省河北如何圓自己的“鋼鐵強省”夢?正在此間召開的河北省“兩會”上,“調結構”的呼聲中,專家建言加快產業集中步伐。 二00八年,河北省以超過一億噸的粗鋼產能,連續第七次成為中國第一產鋼大省。但鋼鐵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板管帶比低”被業內詬病疾。
河北省政協委員、省民建副主委范社嶺分析說,河北鋼鐵行業是“大行業、小企業、高產量、低檔次”,非國有企業數量多,鋼產量占到全省鋼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根據河北鋼鐵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河北境內的黑色冶煉及鋼加工企業有近五百家,年產六百萬噸以下的中小規模企業約占四成,其中大多為民營企業。
范社嶺建言,針對該省多而分散、工藝技術裝備水平低、同構化現象嚴重、缺乏礦山資源的民營鋼鐵企業,要加快整合步伐。對有些民營鋼企可采取“國進民退”、國企控股民企參股的模式,也可重組大型民營鋼鐵企業集團,以提高產業集中度。
對于鋼企技術改造升級,范社嶺說,應依托科研院所對河北現有中小型鋼企進行系統分析、生產工藝改造和生產流程理順,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設備及產能,解決數量居多的民營鋼企沒有自己的研發機構、不能運用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核心問題。
范社嶺認為,河北鋼材產品以建筑需求為主,受國家基本建設投資影響較大,在滿足當前市場對粗鋼產品需求的基礎上,應與裝備制造業結合,加大開發汽車板、無取向電工鋼、硅鋼、裝備制造業所需的特殊鋼、模具用鋼、特種船舶鋼板等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