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0%,比上年回升3.7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2017年四季度,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2.4%,比上年同期回升7.6個百分點;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8.5%,比上年同期回升4.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能利用率為74.5%,比上年同期回升3.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1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0%,比上年回升3.7個百分點。
2017年四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0%,比上年同期回升4.2個百分點。
分三大門類看,2017年四季度,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2.4%,比上年同期回升7.6個百分點;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8.5%,比上年同期回升4.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能利用率為74.5%,比上年同期回升3.9個百分點。
分主要行業看,2017年四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5%,紡織業為79.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77.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為72.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7.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9.6%,汽車制造業為83.6%。
(來源:期貨日報)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5年9月23日-27日,第 2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將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舉行。分析,制造業,智能化,歐姆龍,
石家莊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城市,其雄厚的醫藥、紡織、裝備制造等產業基礎,正迎來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關鍵期。值此產業升級浪潮,工控網第九屆工廠數字化轉型與落地巡回研討會于8月走進石家莊,歐姆龍攜高效、穩定、智能的通用品解決方案亮相,深度對接本地制造業企業需求,京津冀產業升級注入創新活力。開關,安全,
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跑出了“加速度”。華北工控躋身協作機器人賽道,打造了EMB-4148等嵌入式AI計算機,可以輕松解決機器人系統聯動控制與連續運作挑戰,助力協作機器人實現技術創新與多元化場景應用。制造業,接口,智能化,
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川電機)作為行業代表之一,始終致力于探索與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模式,以培養適應未來制造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應用,智能制造,
在汽車制造業,精密的生產數據追溯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質量管控、工藝優化和效率提升的關鍵。然而,實施穩定、高效、低成本的數據追溯系統往往面臨連接設置繁瑣、通信協議復雜、數據處理困難等挑戰。讀碼器,網絡,
在全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時期,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刻不容緩。作為中部崛起核心引擎的長沙、鄭州,正積極踐行“智改數轉”戰略。繼南京站巡展圓滿舉辦后,7月,由中國工控網主辦的第九屆工廠數字化轉型與落地巡回研討會相繼走進長沙與鄭州。歐姆龍攜備受贊譽的通用品樣機箱及場景化解決方案再次亮相,與兩地制造業
在全球制造業加速智能化、自動化轉型的浪潮中,機器視覺技術作為智能制造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正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今日,勵展博覽集團(以下簡稱“勵展”)與機器視覺產業聯盟(以下簡稱“CMVU”)就VisionChina(深圳)達成戰略合作。這一合作將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共同推動中國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助力制造業
6月19日,北京國際會議中心,VisionChina北京展(機器視覺助力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大會)開幕,華北工控亮相C01展位,并全面展示在機器視覺領域的創新成果,洞察現代制造業數智化轉型機遇,以工控力量助力機器視覺產業繁榮,期待與您的攜手共進!相機,
2025年9月23日-27日,第 2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將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舉行。分析,制造業,智能化,歐姆龍,
2025 年 8 月 22 日,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工程教育專委會、倍福中國自動化有限公司(Beckhoff)與中北大學聯合主辦,中北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承辦的 “Beckhoff 大學合作計劃丨2025 年第三期工業 PC 控制及其應用全國師資培訓(中北大學站)” 在中北大學舉行結業及證書頒發儀式,為這場聚焦工業自動化教育的培訓畫
“2025第16屆深圳國際連接器、線纜線束及加工設備展覽會”簡稱:“ICH Shenzhen 2025”將于2025年08月26-28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這是一個“一站式”產業生態鏈行業盛會。以“智慧工業、連接未來”為主題,通訊,
在汽車線束、家電制造與工業自動化領域,端子壓接質量與模具交付效率長期是工程師的“心頭刺”。如今,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以下簡稱TE)重磅推出的致聯(Zylian)系列壓接模具 ,為中國客戶精準破局!設計,
本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自動化,
華北工控致力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工控機產品研發與制造,基于瑞芯微旗艦級AIoT芯片RK3588推出工業平板電腦PPC-3156QAR,專為醫用影像終端和醫用自助終端等對CPU/GPU性能、人機交互能力、功耗與可靠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域而設計。醫療,接口,
在政策利好支持和技術升級驅動的背景下,工業設備更新換代不斷提速。搶抓市場機遇,華北工控新推出工業整機BIS-6960M-A10FI,采用Intel 8代9代Core處理器和Intel Q470芯片組,豐富接口配置,堅固耐用,是助力工業設備實現數字化協同、智能化升級的“利器”。
本周及近期(大致涵蓋7月初至7月下旬),中國工業科技領域熱點頻出,一系列展會、政策發布、技術突破與企業動態共同勾勒出行業蓬勃發展的最新圖景。機器人,自動化,智能化,
新的生產設施覆蓋RFID生產商整個產品組合的生產,包括Gen2 UHF RFID電子標簽、Label、Inlay和傳感器,以及產品的組裝、定制、質檢和全球運輸。新工廠于今年8月正式啟用,占地面積顯著增加,排產更高效。新設備的投入使用,也使得整個生產流程更加高效和靈活。定制RFID,產能,RFID解決方案,
近幾年,玻纖價格頻繁波動,產能相對過剩、制品深加工不足制約著我國玻纖行業的健康發展。加快發展玻纖制品深加工、努力打造大型玻纖制品深加工生產基地、消耗掉相對過剩的產能、培養企業優勢是當務之急
報告顯示,近兩年來我國制造業產能共享開始起步,初具規模,2017年制造業產能共享市場規模約為4120億元,比上年增長約25%,通過產能共享平臺提供服務的企業數量超過20萬。
2017年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實現自2011年以來增速的首次回升,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創5年新高。與此同時,我國順應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大力發展幸福產業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等,需求結構明顯改善,201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8.8%,比5年前提高近10個百分點。
近日,相關部門正在排查新能源汽車產能是否過剩的問題?最終結果還得調查取證。其實這類問題,對行業人士來說,闡述的角度不同,觀點就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新能源汽車確實是一個風口,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與市場考驗,已經暴露出很多問題。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全產業鏈正在朝一個完整
今年深圳市LED下游產品出現了幾次降價,但市場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調整漸趨平穩,企業的出路在于持續創新,擺脫同質化競爭。在土地資源、要素成本以及扶持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下,深圳LED產業出現產能的轉移。而深圳的創新、人才等優勢,使得這座城市仍是全國LED產業的重心所在。2016年,全市LED產值突破1700億元,穩居全國首位
據韓媒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LG開始大力投資提升自家OLED屏幕的產能,其重心也從電視屏幕轉向了智能手機屏幕,LG的目標是成為iPhone OLED屏幕的第二大供應商。據悉,LG Display計劃在韓國坡州新的P10工廠投入35.6億美元,明年開建第六代柔性OLED屏幕生產線。
在5月26日舉行的第十四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美爾雅期貨專場“新周期下的產融結合”上,中鋼協高級分析師吳京晶說,今年鋼鐵行業開局良好。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粗鋼產量20110萬噸,同比增長4.6%,平均日產粗鋼223.44萬噸。其中3月份日產水平達到232.25萬噸,較1-2月份提高14.01萬噸,產能釋放較快。
日前,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突破2.4萬億元,達到24393.1億元,比上年增加2249.5億元,增長10.2%。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江源解讀稱,11月份,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深入推進,工業生產呈現穩中有升、總體向好態勢,產品增長面持續擴大,高技術制造業增速升至年內新高,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增速加快,原材料行業穩定增長,工業品出口大幅上升。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9月工業機器人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產量23194套,同比增長51.4%。工業機器人四季度以及明年銷量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長期來看該產業在中國市場存巨大想象空間。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6月工業機器人統計數據,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產量20761套,同比增長29.2%
日前,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2019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數據看,6月份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為13680臺(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下降幅度有所放大;1-6月份工業機器人累計銷量為75406臺套,同比下降10.1%。
6月14日電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今日介紹,1-5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長5.2%,比1-4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出現了回升的好勢頭。盡管制造業投資增速在回升,但是水平還是比較低。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為2017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這表明中國制造業活動增長超出預期。
國家統計局、財新分別在5月31日、6月1日公布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兩個數據都處于榮枯線上方,顯示出制造業溫和擴張的趨勢。而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加速暴露,一些民營上市公司或持有上市公司的集團接連出現債券違約。
1887
8840
1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