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連續三個月上漲后出現下跌,分析師認為,礦價調整幅度有限,鐵礦石談判仍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
連續上漲3個月的鐵礦石價格近日出現下跌走勢,以63.5%的印度粉礦為例,從09年9月11日從80美元至81美元/噸開始上漲,2010年1月14日,價格一度沖高至135美元至137美元/噸,至1月20日,現貨價格才出現下跌勢頭,到岸價降至131美元至133美元/噸。
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再次創下近3個月以來的新高,1月22日共統計了19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19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共為6,822萬噸,比1月15日統計增加85萬噸。進口礦價格沖高回落,很多中小貿易商急于出貨但成交不佳,這也是港存上漲的重要原因。
分析師認為,進口礦市場小幅下滑是由于下游行業鋼材價格下跌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另一方面,臨近春節,部分庫存較好的鋼廠已經暫停采購,由于成交持續低迷,部分貿易商心態有所波動,在資金壓力的影響下,貿易商出貨積極性較強。預計春節前鐵礦石市場將保持調整態勢,市場價格雖有回調,但幅度有限,不會對市場形成過大打擊。
中國鋼廠對長協礦的依賴程度正不斷加深,2009年全年,中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8億噸,而2008年進口量為4.4億噸,同比增長41.6%。09年12月份,中國進口鐵礦石6,216萬噸,高于11月的5,107萬噸,較08年同期增長超過80%,并且創下歷史次高水平,這無疑令中方在談判中的弱勢地位更加明顯。
新一年度的鐵礦石談判正在進行中,中國的 (0)(0)評論此篇文章其它評論發起話題相關資訊財訊論壇請輸入驗證碼鐵礦石談判由此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必和必拓等礦山三巨頭采取了冷處理與中方的談判,尋求與日韓密切接觸的策略,企圖重走過去的老路,通過與日韓企業敲定2010年度首發價,迫使中國企業接受高價。
分析師認為,鋼廠如果接受一個過高的長協價格,意味著增加了后期生產成本壓力,一旦鋼材價格出現回落,鋼廠不僅無法承受高成本帶來的虧損,整個行業都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目前中國鋼材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應該結合產業政策推行兼并重組,控制產能釋放,根本上減少對礦石的過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