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球金融危機使日本橡膠工業遭受到半個多世紀以來從未遇到的重創,市場嚴重萎縮,但大多數橡膠企業并未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加緊體制機構改革,并實施全球化的發展戰略。面對發展最為迅猛的中國,日本橡膠企業積極擴大投資,建立新的生產基地。一年來的事實已經說明:日本在華橡膠企業的快速發展前進,已經成為其戰勝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
早在10多年前,日本眾多的橡膠企業即看好中國市場,紛紛來華建廠。目前日本在華橡膠企業數量已達100多家,產品涉及輪胎、管帶、制品及膠鞋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日本各企業更是借機擴大投資,加快發展步伐,以期尋得在中國得到生存發展的機會。2009年日本各橡膠企業對新興國家的投資中,約有80%在中國。
在輪胎市場,由于中國汽車市場,特別是乘用車市場火爆,日本四大輪胎公司已占據中國輪胎市場的10%~20%。2009年,普利司通又對無錫乘用輪胎廠投資100億日元,將其產能由日產8000條擴至12000條,計劃2011年投產;橫濱橡膠對杭州乘用車輪胎廠進行第四期擴張,年產能由300萬條增至510萬條;住友橡膠的常熟輪胎廠在美國對華實行輪胎特保案出口受阻后,立即改由日本和印尼企業承擔出口,把公司對其他國家地區的出口訂單轉給常熟廠,不僅保證了在華工廠的生存發展,同時也緩解了日本國內工廠的危機;東洋橡膠為謀求在華的更大發展,更是決定從與中國臺灣正新橡膠合資的兩個輪胎廠中退出,單獨建廠擴大輪胎生產,預計2011年新廠開始投產。
在非輪胎橡膠制品市場,日本在華企業總共已超過120家,占據中國汽車和電子橡膠零部件市場30%~50%的份額。在2008~2009年,鑒于中國高鐵、城際軌道交通的高速發展,東海橡膠與住友電氣聯合在常州設廠生產鐵路用橡膠品;富國橡膠也在建立專門生產鐵路橡膠件的企業。此外,阪東化學和藤倉橡膠等一大批工業橡膠企業,在關閉日本國內工廠的同時都轉向海外發展,中國成為先于印度、越南、匈牙利、俄羅斯的目的地。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使日本橡膠工業遭受到半個多世紀以來從未遇到的重創,市場嚴重萎縮,但大多數橡膠企業并未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加緊體制機構改革,并實施全球化的發展戰略。面對發展最為迅猛的中國,日本橡膠企業積極擴大投資,建立新的生產基地。一年來的事實已經說明:日本在華橡膠企業的快速發展前進,已經成為其戰勝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
早在10多年前,日本眾多的橡膠企業即看好中國市場,紛紛來華建廠。目前日本在華橡膠企業數量已達100多家,產品涉及輪胎、管帶、制品及膠鞋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日本各企業更是借機擴大投資,加快發展步伐,以期尋得在中國得到生存發展的機會。2009年日本各橡膠企業對新興國家的投資中,約有80%在中國。
在輪胎市場,由于中國汽車市場,特別是乘用車市場火爆,日本四大輪胎公司已占據中國輪胎市場的10%~20%。2009年,普利司通又對無錫乘用輪胎廠投資100億日元,將其產能由日產8000條擴至12000條,計劃2011年投產;橫濱橡膠對杭州乘用車輪胎廠進行第四期擴張,年產能由300萬條增至510萬條;住友橡膠的常熟輪胎廠在美國對華實行輪胎特保案出口受阻后,立即改由日本和印尼企業承擔出口,把公司對其他國家地區的出口訂單轉給常熟廠,不僅保證了在華工廠的生存發展,同時也緩解了日本國內工廠的危機;東洋橡膠為謀求在華的更大發展,更是決定從與中國臺灣正新橡膠合資的兩個輪胎廠中退出,單獨建廠擴大輪胎生產,預計2011年新廠開始投產。
在非輪胎橡膠制品市場,日本在華企業總共已超過120家,占據中國汽車和電子橡膠零部件市場30%~50%的份額。在2008~2009年,鑒于中國高鐵、城際軌道交通的高速發展,東海橡膠與住友電氣聯合在常州設廠生產鐵路用橡膠品;富國橡膠也在建立專門生產鐵路橡膠件的企業。此外,阪東化學和藤倉橡膠等一大批工業橡膠企業,在關閉日本國內工廠的同時都轉向海外發展,中國成為先于印度、越南、匈牙利、俄羅斯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