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次派
機器人進入福島縣第一核電站,探測到里頭的輻射水平依然不適合工人進入執行搶救任務。不過,日本核安全官員表明,東京
電力公司要在六到九個月內冷卻核電站的目標,還是可能實現的。
東電星期天出動了美國制造的遠程控制機器人,進入福島核電站1號和3號機組,探測里頭的氣溫、氣壓和輻射水平。
昨天,日本經濟產業部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公布了其調查結果,1號機組廠房內的輻射量為每小時10至49毫西弗,3號機組則是每小時28至57毫西弗。日本衛生部規定,此次核事故工作人員的全年輻射量上限為250毫西弗,保安院因此認為,在廠房內長時間工作過于危險。
該院發言人西山英彥指出,當局必須收集更多數據,確保廠房內的輻射水平降低了,才能允許工人進入。西山說:“里頭的環境過于惡劣,不適合人類在里面工作。”
2號機組一水缸輻射水平飆升
不過,他認為,東電還是可能按照原定計劃,在六到九個月內完成冷卻核電站的任務。他說:“我認為,我們必須發揮創意,通過各種方法來達到我們的目標。我還是認為(東電的)方案……是我們至今能落實的最適宜方案。”
東電昨天再派機器人進入2號機組測量里頭的輻射水平。工作人員發現,2號機組一個水缸的輻射水平飆升,顯示乏燃料池內的燃料棒可能受損,而且其受損情況可能比4號機組來得嚴重。
東電周末公布核輻射泄漏和冷卻福島核電站的方案后,日本民間反應冷淡。49歲的松枝健二原本住在距離第一核電站20公里處,核災難發生后,他被逼遷移到疏散中心。他說:“今年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我不知道我會做些什么。九個月是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還可能延長。我不認為,他們真的知道核危機什么時候可以結束。”
自三一一地震和海嘯引發核泄漏危機后,日本政府和東電便不斷面對國內要他們盡快解決這場核災難的壓力,要首相菅直人下臺的呼聲更是日益高漲。
在野的自民黨議員脅雅史昨天就在國會上,大力抨擊菅直人和其內閣成員:“你應該鞠躬道歉,你顯然毫無領導能力。”不過,菅直人表明,政府將盡全力配合,協助東電盡快實現結束核危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