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產業分析>十二五智能電網與低壓電器智能化的發展

          十二五智能電網與低壓電器智能化的發展

          發布時間:2011-05-26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智能電網 低壓電器 十二五

          導  讀: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陸燕蓀:完善電氣產業創新體系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將進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將全面深入進行。在此階段,“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發布對于裝備制造業有怎樣指導意義?在“十二五”階段,電氣工業又迫切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陸燕蓀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四屆二次理事會上建議,企業管理層應將“十二五”規劃綱要同此前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內容進行對比,從而進一步深刻理解綱要精神,更好的確定企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戰略。  
            陸燕蓀指出,“十二五”規劃綱要第三篇中明確提出了“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其中,改造提升制造業更是提高現有產業核心競爭力及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21世紀的前十年,我國電氣企業有效推動技術改造,在裝備、技術手段、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眾多高端裝備制造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所謂的高端裝備就是高技術、高品質、高附加值。目前,對于企業而言‘十二五’期間需要進一步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陸燕蓀表示,“只有依靠現代化的裝備、現代化的技術才能制造出現代化的產品,現代化的裝備將進一步保障產品及關鍵零部件的質量及可靠性。”  
            與此同時,“十二五”規劃綱要還明確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在陸燕蓀看來,盡管電氣工業并不在高端裝備制造的范疇之內,但電氣行業在“十二五”階段的改造提升,將最終有效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設備制造企業要努力向產業鏈高端進發,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  
            “十二五”期間,依靠技術創新仍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建立電氣工業的創新體系也成為此階段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陸燕蓀告訴記者,產品研發、創新過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基礎技術研究,第二個階段為產品共性技術研發,第三個階段為具體產品的開發,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階段實為第三階段,“而近些年的行業內科研院所體制改革使基礎、共性技術研發削弱,甚至缺位,共性技術研究的投入不足,將無法滿足電氣工業未來快速發展的需要。中小企業很難做到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同時兼顧前兩個階段的研發,因此目前電氣行業迫切需要基礎和共性技術的供給體。”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雙重任務考驗“十二五”能源產業  
            記者獲悉,目前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和精神,國家能源局正在抓緊制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內容包括電力工業、煤炭工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等行業發展規劃,以及“全國電網建設”、“石油、天然氣管網”、“農網改造升級”等一系列專項規劃及相關產業政策。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有關部門將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從能源和資源約束的角度,利用倒逼機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費,“‘十二五’期間能源行業一方面要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能源保障,另一方面還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及節能減排政策進一步控制能源消費的速度。” 
            李冶指出,“十二五”期間,能源行業任務艱巨。能源行業、電力行業以及電工電氣行業要通過節能減排、依靠技術進步,在既滿足能源發展需求的同時,大力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  
            同時,李冶還就“十二五”期間幾大能源行業及裝備制造重點領域的熱點進行了簡要闡述。  
            第一,在火電方面,國家將繼續采取上大壓小政策,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節能減排,“十二五”期間在火電節能減排方面國家有關部門將施以重拳,“火電在未來5年仍將是電力裝機的主力機組,‘十二五’期間,火電裝機容量大致將達到3億千瓦,其中包括3000萬~5000萬千瓦的燃氣發電,火電裝機容量較‘十一五’期間有所下降。”李冶表示,這也要求我國幾大發電設備企業在“十二五”期間積極開拓兩個市場,加強企業管理,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第二,“十二五”期間,新能源領域,特別是風電、太陽能等產業應積極、有序發展。“目前新能源裝備方面暴露出的問題較多,如風機質量,特別是風機關鍵零部件,如葉片、軸承的產品質量仍有待進一步提升。”他指出,“十二五”階段,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市場潛力巨大,“關鍵是企業所掌握的核心技術和提供的產品質量,未來5年新能源產業還需大力加強標準制定、質量認證與檢測的力度。”  
            第三,目前通過自主研發和與國外企業合作,我國重型燃機已經可以實現部分國產化,‘十二五’階段仍需加速核心技術攻關。李冶強調指出,燃機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載體,如果燃氣輪機不能實現國產化,那么調整發電結構就是一句空話。  
            第四,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李冶認為,雖然不同國家建設智能電網都需結合各自的電力供應和電網現狀,但不同技術方向與路徑也有著共同點,首先,智能電網應該是更高效率,更經濟的電網;其次,智能電網是更可靠的;再次,是更有利于吸納可再生能源或分布式能源,更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智能電網的物質基礎在于電器設備的智能化,對于電工行業而言,這亦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  
          據悉,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構建四位一體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即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發、裝備制造、工程示范為一體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統籌規劃,加強能源科技和裝備研發力量,為能源產業發展服務。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楊栓昌:警惕“十二五”期間產能過剩問題  
            近年來,作為機械工業的骨干行業,我國電氣行業在規模、經濟總量、自主化程度方面不斷提升,主要產品技術質量升級換代,生產能力迅速增長。然而,在電氣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技術創新、市場機制等諸多瓶頸。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楊栓昌表示,目前工信部較為關注產業發展的三個方面。首先,是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電氣設備企業資產占有率為18.7%,但實現工業總產值僅占全行業的9%,這說明一些大型電氣企業發展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其次,是產業集中度問題。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電氣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為37422.80億元,同比增長了30.74%,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穩步增長。“‘十一五’階段,電氣行業產業集中度有所改善,但未發生突出變化。”  
            再次,是產能過剩及重復建設問題。“目前部分電氣領域小行業過度依賴要素投入,導致重復建設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這也將導致企業間的惡性競爭,企業盈利能力和產品質量下降,使產業發展陷入較大風險。”楊栓昌強調。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sj6oapqpj.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全球半導體照明市場格局分析

          下一篇:儀器儀表行業或將邁向信息化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相關新聞
          智能電網 低壓電器 十二五
          • BIS-6690P-B10:適用于高效處理和泛在連接的桌面型工控機

            工控機作為各行業實現關鍵任務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重要角色,其技術創新與升級也是必然趨勢。華北工控順應發展大勢,推出了適用于高效處理和泛在連接的桌面型工控機BIS-6690P-B10,憑借強大的數據運輸、存儲、圖像處理能力、豐富的功能接口和工業級堅固耐用等技術優勢,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互聯網、視頻監控、智能電網

          • 人物采訪 | 配備高端測量技術的電網 — 引領未來能源轉型的新引擎

            近年來,德國政府出臺多項措施加速推動能源轉型,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幅增加,到 2023 年,這些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經占到德國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倍福 I/O 產品經理 Fabian Assion 博士從控制技術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高度波動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給電網運行帶來的挑戰,以及這一現狀對構建未來智能電網的

          • 人物采訪 | 配備高端測量技術的電網 — 引領未來能源轉型的新引擎

            近年來,德國政府出臺多項措施加速推動能源轉型,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幅增加,到 2023 年,這些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經占到德國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倍福 I/O 產品經理 Fabian Assion 博士從控制技術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高度波動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給電網運行帶來的挑戰,以及這一現狀對構建未來智能電網的

          • 華北工控BIS-6390ARA-D10,支持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應用

            電力是現代社會生產與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產業,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持續推進,電力行業也迎來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發展。賦能智慧電力行業,華北工控打造了支持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應用的BIS-6390ARA-D10等嵌入式產品。

          • ADI公司和Gridspertise攜手合作提升全球智能電網彈性和電氣化

            Analog Devices,Inc.(NASDAQ:ADI)和Gridspertise宣布攜手合作提高全球智能電網的彈性和質量。

          • 2022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電力設備及智能電網裝備展覽會

            為迎合電力市場發展需求,中國國際電力設備及智能電網裝備展定于2022年9月15-17日在煙臺八角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熱點關注 | 數字化是推動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要素

            倍福的 PC 控制技術基于開放式標準,為實現建筑、基礎設施項目、給排水處理設施以及電能供應系統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理想基礎。連續的數據記錄和評估可以產生有價值的信息,以推動城市空間的智慧創新運營,包括高效、可靠地運行建筑(通過電能監測和預測性維護等解決方案),建立可靠的電能供應(通過智能電網)和交通流優

          • 新能源 | 萬可控制器保障智能電網太陽能項目安全通信

            如何才能將大量光伏陣列接入本地網絡,而無需花費高昂成本對本地網絡進行擴展?萬可組件和控制平臺所具備的開放性為研究人員開發更多場景并測試新算法帶來了可能。智能電網,太陽能,

          • 社科院:中國將于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工業化進程研究課題組”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這份藍皮書指出,“十二五”期間,在仍處于深度調整和再平衡的世界經濟中,中國工業經濟增長可謂一枝獨秀,同時跨區域經濟布局加快、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綠色轉型逐步推進。中國工業經濟正走向一個速度趨緩、結構趨優的新常

          • 我國首個《電力規劃管理辦法》發布

            “十一五”、“十二五”十年間,由于電力規劃一直處于缺位狀態,各地制定電力發展目標缺少規范標準,從而誘發了棄風棄水以及調峰電源建設滯后等不少問題。作為自2003年實施“廠網分開”后的第一份由政府正式頒布的有關電力規劃管理規章文件

          • 2016年光伏產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2015年,“十二五”收官之年已經確確實實地過去了。在這幾年中,我國光伏產業迅速成長,幾經波折。從“十二五”初期,光伏產業深陷“雙反”到產能過剩、制造業持續虧損、幾大巨頭紛紛跌倒引發“地震”等等,直到2014年全產業上下游全面回暖,光伏產業整體從“產能過剩”行列移除……

          • 回顧十二五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發展概況

            2015年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在京召開,會議上總結分析“十二五”期間機械行業發展情況,并展望2016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時指出:2016年機械工業將延續上年四季度以來的低位趨穩態勢,全年增速將與2015年相近。具體而言,預計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在5.5%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在3.5%左右,對外貿

          • 中國自動化網新年寄語: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中國進出口總值下降,制造業遷址東南亞,美國大掀制造業自動化生產回流潮,導致唱衰中國制造業的聲音不絕于耳——中國制造業最壞的時代已到來,十二五的落幕有點黯然。然而,就像《雙城記》里說的那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 基礎建設高潮迭起 2015軌道交通仍是重頭戲

            “十五”期間,國家就把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列入國民經濟“十五”計劃發展綱要,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特別是大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隨著城鎮化戰略實施、城市化率不斷提高,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快速、健康地發展著。

          • 十二五時期 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尤為重要

            作為全球機械制造第一大國,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5%。“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加快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就運動控制領域而言,高速度、高精度無疑將會應用在高端設備和精密儀器制造之上。高端裝備是制造業發展的前提和關鍵,大力發展高端制造裝備是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制造業差距的根本之策和必由之路

          • 政策推動核電重啟 核電設備景氣提升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猜您喜歡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镇姑娘hd电影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波多野结衣同性|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久久99中文字幕|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jizz黄色片| 好大好硬别停老师办公室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东北少妇不戴套对白第一次| 毛片免费观看网址| 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8x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美女奶口隐私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第四色亚洲色图| 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 chinese打桩大学生twink|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无套露脸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在线|欧洲|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曰本| 黄色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heyzo北条麻妃久久| 日韩免费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