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行業資訊>空間太陽能電站迎來發展機遇

          空間太陽能電站迎來發展機遇

          發布時間:2011-10-08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行業資訊 人瀏覽
          關鍵字:

          空間太陽能電站 太陽能自動系統

          導  讀:

          空間太陽能技術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在近日于對外經貿大學召開的“中國能源環境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對于空間太陽能技術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

          種種跡象表明,空間太陽能技術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但在具體建設上仍將面臨技術困境。在近日于對外經貿大學召開的“中國能源環境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對于空間太陽能技術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并作出了上述判斷。

            比較優勢顯現

            所謂的“空間太陽能”技術,是指通過火箭等將太陽能光伏設備發送至空間軌道,由其在軌道上接受太陽能,之后再通過無線的方式傳輸到地面接受終端,由終端輸出到電網的一整套系統技術。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李明表示,相對于地面太陽能光伏發電,空間太陽能發電具有明顯的效率優勢。據介紹,由于太空的太陽輻射每平方米可以達到1353瓦,是地面的5倍以上,在地球同步軌道,99%的時間可以接受太陽能輻射。如果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部署寬度為1000米的太陽能電池陣環帶,以轉換效率100%計算,從理論上說,其1年接受的太陽能輻射,可以為地球可知開采石油儲能的能量總和。

            在傳輸方式上,可采取微波或者激光兩類技術。目前歐美主要以微波技術研發為主,而日本則主要以激光技術為主、微波技術也在進行研發。李明透露,目前我國對此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包括四川大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均已研發出相關傳輸技術。

            歐洲空間能源集團副總裁徐楓也十分看好這一技術。他認為,核能的發展在日本核泄漏之后將會被重新審視。作為能源的“祖宗”太陽能,對其能源的利用是最為應該的。

            據了解,核電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目前在全球的電能占比中已占到16%,其中在部分國家已成為主要能源之一,比如美國核能占比達到20%、日本達到50%以上,法國更是高達78%。但核能技術極其復雜,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專家指出,近期墨西哥灣漏油以及日本核電站發生重大事故,加劇了人們對傳統能源的擔心。而水電和風電都存在不穩定的特點,相比之下,太陽能才是人類最可信賴的能源方式。

            或引發產業革命

            目前,美國、日本、歐洲、俄羅斯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國際空間太陽能電站的構想,預計投資數百億美元,建立100萬千瓦的商業性裝機電站,在2030-2040年投入使用。但中國目前尚未起步。

            為此,由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為代表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咨詢評議項目《空間太陽能電站技術發展預測和對策研究》8月份結題完成,該項目由多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完成。該項目建議國家發改委盡快抓太空電站的論證和頂層設計,以明確發展目標和指導思想,提出發展路線圖和工程初始方案論證。

            在此基礎上,在2020年前深化發展路線圖深入方案論證,提出關鍵技術和先期必須創造的條件,進一步深化發展路線,并逐步開展攻克關鍵技術和創造條件的工作。第三步,2030年進行并完成整個空間站的研制、在軌實驗和驗證工作。最后在2040年建成商業性的太陽能空間電站。

            中科院院士王希季認為,太空電站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利用和獲取能源的方式,將會帶來新能源、新材料、光電、電力技術等多個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創新,可能會引發一場新的技術革命。

            比如,能源傳輸從有線變成無線,從過去的海洋和地下變成了以空中為主。發展上述工程,可以帶動交通、材料、動力、電子、微波、激光、機器人、防腐等技術的革新和突破。中國可以有自己的獨特路徑。比如中國可以集中力量發展重型運載火箭,以提高空間運輸能力。

            遭遇技術困境

            盡管如此,空間太陽能的發展還是面臨著一定的技術難題。李明表示,以1G瓦(100萬千瓦)的空間太陽能電站為例,需要10平方公里的空間太陽能光伏板,其重量約相當于3000噸~4000噸,而這個重量相對于當前的火箭發射技術尚有難度。據其介紹,目前最大的在軌物體為美國的國際空間站,其重量也不過400噸左右;而中國目前的火箭發射重量也不大,按照4000噸的重量,則需要發送50次以上,之后的空間組裝技術也是一大難題。

            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傳輸模式也遭到了公眾的質疑。有網友在博客稱,開發空間太陽能技術的人稱紅外激光的直徑大概只有10米量級,不會對生物造成影響,而且一旦偏離目標,系統會自動關閉等。但是,如果空間太陽能技術被轉用于軍事,那么是否會變成一種致命的激光武器呢?

            微波的傳輸方式同樣值得商榷。據了解,微波可以加熱水分子,一旦微波傳輸偏離地面接收器,比如照射到其它地區,微波束巨大的直徑(10km量級)既可以導致陸地區域的快速蒸發和加熱,形成干旱和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也可以由于快速蒸發作用,加劇海面上臺風的形成。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轉用于軍事目的,是否就可以構成新一代戰略武器氣象武器。特別是這種武器目前還沒有國際公約限制,被限制發展核武器的國家也可以發展這種武器。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航天技術已取得了巨大進步,但過去40年以來,太空電站計劃在其他國家并無實質性的進展,主要是發射技術難以突破。比如一個5GW(5百萬千瓦)的空間太陽能供電站的質量(按照1979年參考,需要3-5萬噸),即相當于人類50多年來發射的所有航天器的(6000多顆)的總和。

            此外,1個GW的空間太陽能電站,按照30年壽命設計,總發電量為2400億千瓦時,但是以目前的造價看,需要2600億人民幣。即使按照每度電(千瓦時)為1元計算,仍入不敷出。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sj6oapvaq.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面部識別技術帶來新隱私問題出現

          下一篇:法國將建15個生物質發電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相關新聞
          空間太陽能電站 太陽能自動系統

          猜您喜歡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aaaaaa毛片|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国产福利免费看|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yy |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与子乱勾搭对白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男女一边桶一边摸一边脱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2019国语3|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在线成年人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精品va在线观看|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色多多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开嫩苞实拍在线播放视频| 4444在线观看片| 天天天操天天天干|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老鸭窝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壮汉男同志69可播放|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jazzjazz国产精品|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女人18毛片水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