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識別技術帶來新隱私問題出現
發布時間:2011-10-09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
行業資訊
人瀏覽
關鍵字:
面部識別技術
面部識別自動化
導 讀:
面部識別技術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了,但直到最近,它的發展都比較慢,并且大多用在執法部門數據庫這樣的地方。而改變導致的結果可能會讓數字隱私倡導者不寒而栗。
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面部識別技術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了,但直到最近,它的發展都比較慢,并且大多用在執法部門數據庫這樣的地方。但這樣的狀況可能會發生改變,而改變導致的結果可能會讓數字隱私倡導者不寒而栗。
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的軟件PittPatt(現在已被Google收購)就是一個例子,它可以快速識別照片中的你,與你在網上的其他照片匹配相似度,然后在web上查找你的其他信息。
一位業界人士寫道:“使用卡耐基梅隆大學基于云的移動應用PittPatt,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將一個人的休閑快照與他的網上身份匹配起來。PittPatt和其他基于云的面部識別工具可以在像Facebook, Google+那樣的社交網絡中尋找你公開的圖片,或是查找更正式的網站,比如公司網站或大學運動員肖像冊。”
這項技術可能具有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使用方式,但面部識別的廣泛可用性也會帶來嚴重的隱私問題。自動標簽出照片中的朋友可能會給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
谷歌就深知其中的風險。即使在收購PittPatt之前,谷歌自己就已經開發出了強大的面部識別工具,但出于對隱私的關注,谷歌拒絕把它添加到任何公開發布的應用程序中。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表示,面部識別所帶來的隱私影響“非常令人擔憂”,該公司將可能不會把這種工具添加到消費者移動應用中。即便如此,這也并不會阻止第三方開發商把這項有爭議的技術添加到Android應用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