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承辦的 “2011年度全國無線及移動通信學術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各大高校、運營商、制造商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計180余人參加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闞潤田主持,中國通信學會副秘書長宋乃琪,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主任劉巖教授,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北京郵電大學李書芳教授分別在開幕式上作了精彩致辭。
宋乃琪副秘書長在致辭中指出,無線移動通信已成為新型社會生產力,是“十二五”期間轉變生產方式的發展核心,必將帶來社會及經濟運行的革命性、顛覆性的變革。她希望本次大會深入探討如何在政府的指導下,加強產學研結合,推動自主創新構建面向未來的泛在寬帶無線網絡,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為產業鏈各方做好服務,共同構建我國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劉巖主任說,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線通信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呈現出高速化、寬帶化、異構化、泛在化的趨勢,逐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表示,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將進一步促進無線及移動通信領域新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強政府管理層、學術界、產業界和運營業之間的聯系,努力加強學術活動的內涵建設,突出學術創新,把提高學術交流的質量和水平和推動產學研用相結合作為工作重點。
李書芳教授介紹了會議籌備相關情況。她說,本次會議共收到全國各地業內人員投稿200余篇,經過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中心、北京郵電大學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為期一個月的評審,錄用論文共計109篇,其中優秀論文9篇。這些論文已經收錄到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會議論文集中。
本次大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韻潔院士、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少謙教授、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標準部無線標準總工程師楊光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研究部楊剛華等四位專家,分別就“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發展趨勢”、“60 GHz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究現狀與展望”、“面向TD-LTE的CRAN技術”及“下一十年無線網絡挑戰和應對策略探討”等內容作了主題演講。
在無線新技術創新和無線電頻譜監測與管理兩個分論壇上,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所無線室主任萬屹、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朱近康、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闞潤田、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主任宋起柱以及五位優秀論文作者作了精彩的專題演講。
本次大會圍繞“無線網絡與傳輸技術”、“無線業務與運營維護”、及“無線頻譜資源監管”三大主要內容,為信息技術、通信工程、無線網絡等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程師和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與建立友誼的平臺,展示和討論了相關領域中的新進展、新技術及應用,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我國無線及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會議期間,宋乃琪副秘書長對新一屆委員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對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會專家認為舉辦此次學術大會意義深遠,采用大會主題報告和若干分論壇的方式,有利于充分交流,廣泛匯聚智慧,為通信信息領域的從業人員提供了相互探討和相互促進的平臺。廣大與會代表表示,本次大會開得及時、成功,通過參加會議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