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勞動力短缺帶動自動化需求
發布時間:2011-10-31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
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紡織自動化
針織機
針織橫機
日本島精
導 讀:
ITMA 2011展期間,日本島精(Shima Seiki)以“多元化解決方案”(Solutions for diversity)為主題,展出了各種機型。
ITMA 2011展期間,日本島精(Shima Seiki)以“多元化解決方案”(Solutions for diversity)為主題,展出了各種機型,其中包括最新推出的、針距為每英寸21針的SWG FIRST 154 S21電腦超細針距針織機。島精表示,此針距在目前針織橫機中最為精細的。在展會現場,島精經營企劃部創意總監烏野政樹(Masaki S. Karasuno)向記者介紹了針織機械行業的重大變化及主要發展趨勢。
烏野政樹說,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對針織品的購買欲也隨之減弱。中國已成為紡織生產領域的超級大國,我們一大部分針織機都是銷往中國的。
另一方面,過去我們的主要銷售市場,例如日本、歐洲、美國等,目前均處于萎縮狀態,同時面臨著成本高漲、勞動力緊缺等挑戰。對于這些市場,我們推出了更能滿足其需求的產品,例如WHOLEGARMENT全成衣機型,縫紉和編織自動完成,無需人工。
但是,在最近兩年中,中國生產成本也越來越高。這正是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當年經歷過的情形。當廉價勞動力成為推動某一國家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時,大量公司便會蜂擁而入,進行大規模生產。當國家富裕到一定程度,人們的要求會不斷提高,工資隨之增長,制造業便會出現勞動力緊缺現象。我們發現,在勞動力越來越緊缺的中國和東歐,像WHOLEGARMENT全成衣機型這類自動化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
中國部分地區也開始出現勞動力緊缺現象。這就意味著,針織橫機急需從手控向自動化機型或電腦化機型轉型。事實上,相同的情形也在東歐出現。另一方面,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等國家仍然有充裕的勞動力,這些市場也應是我們的焦點所在。
在有關紡織自動化趨勢方面,烏野政樹表示,自動化即將成為針織機械的主要發展方向,這是肯定的。在日本、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等主要市場,勞動力越來緊缺。目前,制造業已開始轉向柬埔寨、印度和孟加拉國,甚至非洲。但是,我們在未來仍不能忽略中國。我們堅信,制造業仍將留在中國,只不過會分散到多個不同的地區。實際上,中國產品既內銷,又出口。此外,中國還可能在接單后將其外包給成本更低廉的國家,進行代加工。
通過“多元化解決方案”這個主題,我們希望讓市場知道,我們開發了多元化機械設備,可滿足不同國家、不同市場的各種不同的需要。事實上,我們可能是唯一一家廠家可以提供從粗針距到超細針距等各種規格的針織橫機。同時,我們還提供成衣針織機和服飾針織機。
“多元化解決方案”是我們針對ITMA 2011展構想的理念,同時,我們堅信這一理念將長期適用。有趣的是,今天上午有一名記者問我們的社長島正博(Masahiro Shima)博士,2012年有何計劃?2012年是我們50周年大慶之年,在此,我們謹向我們的客戶傳達“多元化解決方案”這一信息,我們希望他們購買我們的機械設備,希望他們工廠運行成功,利潤豐厚,然后在2012年,我們可以共同慶祝。當然,我們不僅僅關注未來12個月的事情,我們也在思考在以后50年中能為客戶做些什么。這正是我們目前所關注的重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