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獲批后湛江市市長王中丙親吻批復文件
“熱烈祝賀湛江鋼鐵廠勝利開工!”透過玻璃窗,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員工很容易就看到公路對面未完工的樓盤掛著這樣一條巨型廣告條幅。
在湛江市中心的世貿大廈以及赤坎區政府樓等多棟建筑物上,記者看到了不少寫有類似內容的紅色條幅。在通往寶鋼湛江項目大橋兩側的路燈桿上,也掛滿了祝賀項目開建的宣傳語,顯得非常喜慶。
整個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節日的氣氛中,似乎沒人注意到,寶鋼湛江項目的前期工程投資32億元興建的湛江龍騰物流有限公司,已停產半年。
行業不景氣 龍騰物流尷尬停工
從去年5月份起,寶鋼湛江公司整體包租了位于湛江市海田路的金海酒店,當作日常辦公地。在這里辦公者大多操上海口音,整排豐田越野車,四輛大巴車和一輛中巴車,將辦公區填得滿滿當當。酒店外面還停著不少掛著滬G牌照的車輛。
為了湛江項目,寶鋼很早就派了前期人員至此。有位寶鋼派駐工作人員表示,他已經來到湛江4年。早在2007年,寶鋼、韶鋼、湛江港集團就合資組建龍騰物流,分別占股72%、20%、8%,建設一條年產500萬噸的鏈蓖機-回轉窯氧化球團生產線及配套工程。該項目所生產的球團產品全部供寶鋼和韶鋼作煉鐵原料使用。
龍騰物流是寶鋼湛江項目的先期工程,建成之后向廣鋼和韶鋼供應球團,但是到去年年底,來自韶鋼和廣鋼的采購消失了。由于市場效益不好,該球團廠已經停工。這跟鋼鐵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有關,2011年國內鋼鐵行業利潤率僅為2.4%,今年年初以來,行業利潤率進一步下滑,已不足1%。
“球團廠有工人180個左右,技術人員都來自寶鋼和韶鋼。”一位從韶鋼來此地1年多的技術人員表示,其正式員工的收入為3000多元,在鋼鐵行業算中低水平。
盡管被寶鋼賦予“二次創業”的重要使命,但湛江項目可謂生不逢時。
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家4萬億投資刺激效果明顯,經濟像是被打了強心針。而如今,強心針效力減退,伴隨經濟增速下滑,鋼鐵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去年四季度鋼企紛紛巨虧,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全行業虧損。
#page#
廣東省鋼材自給率約為40%左右,其中板材自給率為33%,這被認為是湛江項目建設必要性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廣東也是重要的鋼材消費市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其產品來自全國各地,北方廠家出于市場占有率考慮,會給予貿易商補貼。以鞍鋼為例,就會給貿易商每噸240元~250元的補貼。所以廣東市場鋼價跟上海市場相比并無多大區別,目前每噸差價僅50元左右。
此外,所謂廣東省“鋼材自給率不足”的提法,其統計口徑也值得斟酌。“我的鋼鐵”鋼材事業部南方部經理李凱介紹,根據其最近統計,在廣東建材用鋼已經過剩,“我們統計的產量比官方高25%,因為有一些小鋼廠并沒有納入官方統計范圍,比如在廣東揭陽,就有7~8家年產量在30萬~50萬噸的小鋼廠。”
寶鋼湛江項目尚需3~5年才能投產,而根據專家預計,中國鋼鐵產量增長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趙湘鄂估計,中國用鋼量高峰期年用鋼在8億~8.5億噸之間,未來10年的年需求將以2%~3%的速度增長。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認為,我國年用鋼有可能超過8億噸。而據統計,目前我國鋼鐵年產能已遠超過8億噸。
此外,首鋼曹妃甸項目和鞍鋼鲅魚圈項目,也可以作為寶鋼湛江項目的借鑒,上述兩項目都建設在深水港口,利用海外礦石。曹妃甸項目對首鋼而言,一度是“生存希望”,但是從2009年投產以來連年虧損,遲遲不能滿產。而被鞍鋼寄予厚望的鲅魚圈項目,2008年9月10日正式投產后也一直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個項目建成時,鋼鐵市場還在快速增長,兩者也同樣號稱建設高檔次、高附加值的板材。
鉚上高端產品 競爭白熱化
寶鋼湛江項目主要定位于滿足華南及周邊區域碳鋼板材類高端產品市場需求。主要品種有熱軋薄板、熱軋高強度板、普冷板、熱鍍鋅、熱鍍鋁鋅,面向汽車、家電、機械、建筑、造船、集裝箱、鐵道、石化等行業。產品定位體現低成本、精品生產的優勢。
但寶鋼湛江項目會面臨許多對手,例如靠近廣東省的華菱鋼鐵 。華菱鋼鐵2007年與華菱集團及安賽樂米塔爾簽署技術合作框架協議,三方約定,在汽車板、電工鋼及不銹鋼等鋼鐵生產技術領域展開合作。2010年7月5日,華菱鋼鐵汽車板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此外,和寶鋼湛江項目同時獲批的武鋼防城港項目,其產品市場也和寶鋼湛江項目大致相同,屆時也將加入戰局中。
李凱稱,此前經驗已表明,當投資蜂擁而上時,該領域的價格和利潤水平就會降低。“以武鋼的傳統優勢產品無取向硅鋼片為例,價格已經從以前的8000元~9000元,降低到現在的5000元~6000元,和普通鋼相差不多,現在常熟一帶就有5~6家企業能做這個產品,國內很多大鋼廠也在生產。”
2006年~2007年,為了區別于低端建材,鋼廠大量上馬了熱軋卷板生產線。如果中國繼續向制造強國方向發展,那么制造業用鋼需求將會有持續增長。因為房地產業不可能無限制發展,建筑用鋼可能會面臨過剩,盡管最近幾年,大量民營企業靠主流廠商看不上的建筑用鋼獲得財富,但這種趨勢卻難以動搖,鋼廠新建項目都是板材。這也意味著,未來在傳統上認為較為高端的產品領域,競爭也會趨于激烈。寶鋼正是靠著靠近沿海、較其他企業領先一步的產品線,盈利豐厚,而未來其傳統優勢項目也可能會遭到其他企業挑戰。
#page#
盡管未來有種種不確定因素,業內人士還是普遍看好寶鋼湛江項目。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認為,這是中國鋼企優化產能結構、向沿海布局的一部分,他任院長的中國冶金工業規劃院曾經參與該項目的部分規劃,他認為該項目具有工藝先進、布局合理、環保節能、循環經濟、產品一流等優勢,再加上寶鋼具有的市場運作經驗,勝算較大。寶鋼在市場銷售方面的經驗也一直為人稱道,據介紹,寶鋼在產品研發上反應迅速,可以為企業量身定做產品,擅長和下游廠家結成產業聯盟,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趙湘鄂認為,該項目獲批,對寶鋼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從宏觀調控來看則未必。“比如以前河北鋼廠將鋼材運到廣東銷售,現在廣東銷售自己的產品,那河北的過剩就會更加嚴重。”
趙湘鄂還估計,所謂產能置換,最后能否落在實處,也要打一個問號。“產能淘汰牽扯的因素太多,以首鋼為例,當地還想往新產地河北曹妃甸建一條高鐵。”
寶鋼湛江項目主要置換韶鋼股份產能。不過從2008年開始,韶鋼股份一直在投入巨額資金技改,其中2008年投入45.1億元,2011年當年投資21.49億元,2012年度計劃投入的金額為22.62億元。資金投入如此之多,如被淘汰則將血本無歸。
寶鋼湛江項目一期占地面積12.58平方公里,預留大片土地,為后續擴產留下空間。
兩廣合圍 鋼鐵央企布局沿海
2009年8月13日,針對我國鋼鐵產能過剩的狀況,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表示:“三年之內不再新建鋼鐵項目。”
三年之限未滿,湛江和防城港鋼鐵項目均于5月下旬獲得準生證,這兩個項目屬于兩家央企:寶鋼和武鋼。由此,我國三家央企鋼鐵公司全都有了沿海生產基地,在未來競爭中布下了有利棋子。
寶鋼本身即建在沿海地區,而另一家央企鞍鋼也早已在營口鲅魚圈完成布局,三家鋼鐵央企中只有武鋼還沒有“出海口”,這次防城港項目獲批,對武鋼而言可謂意義重大。有報道顯示,武鋼每年僅在長江的物流成本就是20多億元。
傳統思維認為,鋼鐵廠要建在鐵礦旁邊,這就造成我國北方內地鋼廠扎堆。但近年來進口鐵礦石質量優勢日益顯現,先有山西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李海倉從海上運來鐵礦石煉鋼,快速發家致富,隨后是鋼鐵門外漢杜雙華創建日照鋼鐵,利用海外礦石,在港口旁邊建廠,節省物流費用,同樣快速崛起。
近年來,山東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也紛紛表示要把產能轉移到沿海地區。連礦產資源豐富的鞍鋼,都要在鲅魚圈建廠,可見沿海建廠的吸引力。而在這股轉移大潮中,更靠近鐵礦石進口來源地的南方地區卻一直沒有動靜。我國鋼鐵產量最大的三個省份分別是河北、江蘇和山東,呈現北重南輕之勢,南方市場每年都要從北方采購鋼材,從理論上講,在南方建廠,更有布局上的優勢。
5月29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在“第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湛江、防城港項目是鋼鐵工業布局最后一步。而這“最后一步”最終留給了兩家央企。應該認為,央企已經將有增長潛力的市場攬入囊中,完成沿海布局,而且兩個處于欠發展地區的鋼鐵基地,還擁有很多儲備土地可以擴產,這也讓企業進退自如。此外從鋼鐵產量增速來看,現在需求依然保持一定增速,一旦需求穩定,鋼鐵行業還會有更慘烈的競爭時期。搶占了好位置,也就增加了勝算。
目前看來,南方建鋼廠尚有一些挑戰,比如煉鋼所需能源和焦炭來自北方,需要不少物流成本。對此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從發展趨勢上看,我國正在成為焦炭和煤炭的進口大國,未來南方新建鋼廠可以靠進口煤炭和焦炭煉鋼。
沿海布局,是全球鋼鐵產業的發展趨勢,如果企業建立沿海基地,不一定會領先,但如不布局,則有被淘汰的危險,因為在這場博弈中,大多數企業會新建沿海基地。類似于新技術的應用,如果企業棄之不用就有被淘汰的風險,如果行業內普遍應用新技術,市場競爭或許更為慘烈,但企業存活的幾率也相應增加。
#page#
失地農民:工業化進程的遠處圍觀者
5月31日下午3點10分,在湛江鋼鐵項目開工儀式現場1公里外,梁偉民(化名)指著遠處一片長著草的空地說:“那里原來就是我的家。”
此刻,開工儀式現場鑼鼓喧天,與會官員的講話通過高音喇叭在空中回蕩。梁偉民和八九個村民,其中一個還穿著寶鋼的工裝,希望進入儀式現場。寶鋼湛江鋼鐵基地被一圈鐵絲網圍住,他們從一處破洞鉆入,卻仍無法接近儀式現場:因為每個路口都有一輛警車。
他們在一個小土坡停了下來,此處視野開闊,可以看到儀式現場飄揚的彩球。小土坡有三頭牛在悠閑地吃草盡管他們已經沒有土地,但農耕社會傳統還在延續。
梁偉民告訴記者,他屬于一個叫坑里村的搬遷村落,村子有2000多人,曾居住在現寶鋼下屬龍騰物流公司前的那塊地上,也曾被認為是最難搬遷的村落之一。他對搬遷補償頗不滿意,每畝耕地補償4萬元,安置費為5000元/人,房屋拆遷按照750元/平方米補償。購買新房中,人均按60平方米計算,其中30平方米為高價購買,算下來每平方米為1000元。
沒有土地之后,他們一部分人被招工到龍騰物流上班,底薪為1150元,加班之后可以拿到1400元,效益好的時候可以拿到2000元。而現在龍騰物流已經停工半年,他們也有半年沒上班了。“這對我們農民影響太大,現在收入太低了。以前務農,有時候出海撈魚,一年可以拿幾萬元。”梁偉民說。
為了引進寶鋼湛江項目這條大魚,當地政府拆遷了10個村莊,遷走上萬人。地方政府沒有別的辦法吸引投資,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土地和稅收,稅收優惠要等建成投產才能顯現,而土地優惠則需要先期兌現,政府財力有限,最后往往由失地農民背負。
盡管對拆遷補償不滿,當記者問及為何在同意書上簽字時,梁偉民說,這是國家需要,該犧牲的時候就得犧牲點。
在自己原來的土地上,鋼鐵廠終于要動工了,村民們也想親身見證此事,他們有的在房頂,有的在山坡上,遠遠觀望,還有幾個膽大的村民穿越溝渠。前一天晚上當地突下暴雨,當天上午也淅淅瀝瀝,溝渠里水流甚急,他們走到狹窄地段通過,穿越一大片草地,又遇到一條溝渠。
即使通過這條溝渠,他們最終還是會被警察和安全人員攔在最后一道關口處,沒有通行證,誰都別想進去。會場主席臺上坐著各級領導、部隊官員,下面是湛江市政府各職能部門,以及業主單位、施工部門的工作人員。
等儀式結束,會場清空,村民們終于可以蜂擁入內,他們好奇地看著禮炮,看著會場資料。有兩個老人在辨認他們此前的村莊,有一個村婦,拿著一份卷著的發言稿,還有誰丟下的一束禮花,給旁邊的人看。旁邊兩臺打樁機,吐出一口口烏煙,將大地錘砸得陣陣發抖這兩臺轉動的機器,就是這個龐大鋼鐵項目開工的象征。
這時梁偉民突然跑過來,要求記者刪除他的照片此前他在抱怨拆遷補償之后,還對著鏡頭微笑。短短一個小時后他突然對此事諱莫如深。他說,昨天有個人被打,聽說就是因為對拆遷不滿意。
“我專門跑過來找你,要你把照片刪了,要是登出來會惹麻煩。”他對記者說。
就像進入會場者的身份一樣,這是政府、業主和各色承包商的盛宴,唯獨不是失地農民的盛宴。農民們在寶鋼湛江項目的工作,多是合同工,比正式工收入差了一截,即使建成之后,他們也很難順利進廠:一位寶鋼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要在全國各地招聘員工。
這也很難歸咎于企業,因為企業都要以盈利為目標,誰也不愿意聘請沒有基本技能又年齡偏大的工人,寶鋼湛江項目去年11月登出來的招聘啟事顯示,給予大專生試用期(半年)月薪2000元,轉正后高于3900元/月。
對這些失地農民而言,他們還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身邊崛起的鋼鐵大廠,想成為合格的勞動力出售者,也并不容易,進入工業化社會對他們而言,遠遠不像穿越幾個溝渠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