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很短,冬天馬上來了。去年,造紙行業的形勢還可以勉強過得去,但到現在,似乎已經進入了冬季。
日前,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紙業商會在北京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紙業大會,“零增長”、“產能過剩”、“淘汰整合”成為了貫穿始終的熱詞。
專家預計,造紙行業在過冬的過程中,現有的近2500多家企業會死掉1500家左右。在實現了淘汰整合之后,造紙行業才能迎來春天。
“零增長”襲來
如果說鋼鐵行業看河北的話,造紙行業無疑要看山東。
山東造紙行業的總量不但多年穩居全國第一,華泰紙業、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大型企業也是全國造紙行業中的領軍企業。但現在,造紙行業的形勢在山東只能用平淡來形容。
一場“寒流”正在襲擊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這個1958年建廠,后來通過劃轉歸到央企中冶集團旗下的老牌造紙企業正在面臨著可以稱為史上最嚴峻的考驗。
據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啟洪透露,最近這3年銀河紙業實際上都是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之下苦苦掙扎,導致銀行的負債不斷增加,40多億元的負債對于80萬噸的產能是一個比較重的負擔。
“債務危機”使得銀河紙業成為了最近山東造紙行業中曝光最多的企業。周啟洪說,現在,銀河紙業每月還有3萬多噸的銷量。但這也意味著銀河紙業一半以上的產能現在處在停產狀態。
“每噸400多元的財務費用,大家都是做紙的行業,都清楚,是無以為繼的。” 周啟洪在全國紙業大會上說。
銀河紙業的困境或許是山東造紙行業的一個個案。但整個行業不景氣,卻是山東造紙行業乃至全國造紙行業的共識。
“現在,我們行業有兩件敏感的事,一個是零增長,第二個就是產能過剩。今年我們行業首次出現了零增長,特別是前3個季度,有6個月的造紙產量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山東太陽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提供的數據更加直觀:近年來,中國造紙業出現了30年從未有過的新情況,1~9月,全國機制紙和板紙產業同比增長0.21%,接近零增長。其中,5月到9月,月度產量連續負增長,9月份的當月產量負增長是-0.83%。
造紙行業整體低迷也反映在上市公司業績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3家造紙行業上市公司中利潤同比下滑的有16家,占比為67%;其中虧損的有6家。而2012年上半年同比利潤下降的也有13家,占比為57%。這說明造紙行業的利潤水平近兩年是每況愈下。
關于造紙企業困境的原因,一位出現虧損、企業面臨停產的造紙企業相關負責人分析道,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是資金緊缺,融資難,融資的成本很高,特別是虧損的企業困難更多,成本更高;第二是原料緊張,相當一部分原料需要依靠進口來解決;第三則是成本出現倒掛。土地、勞動力成本很高,原材料、燃料、化工、環保運行的成本居高不下。
造紙行業低迷造成的影響也在向流通領域延伸。上游造紙企業喊困難,下游經銷商喊難過。
汕頭市廣商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毅生介紹說,他曾經做過調查,發現經銷商中30%到40%是虧損的,有30%是持平的,只有30%才有點利潤。而他本人做紙經銷也有20年,自從2011年以后,公司也遇到了從未有過的困難,2012年出現虧損。
“廣東那邊大的經銷商在今年也倒閉了2家,去年倒閉了1家,這3家倒閉的情況非常的嚴重。現在是1個億到4個億,實際上經銷商不大,但是目前關閉以后,出現的虧空,1到4個億,很驚人。” 馬毅生說。
但不是所有的造紙行業大佬們對形勢都悲觀。李洪信告訴本報記者:“今年的產量是零增長,但是銷量有很大的提高,這就說明這個市場應該還是好的,還是增長的,只是大家的信心不足。”
相關數據也可以印證李洪信的觀點。造紙行業的效益水平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回升。今年1到9月,全國機制紙和板紙造紙行業完成的利潤總額是211.43億元,同比增長14.31%,其中9月份完成利潤是32.98億元,同比增長27.22%。
產能過剩與規模擴張
用經濟形勢大勢來解釋造紙行業現在的低迷狀態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郭永新說,2010年前,造紙行業總體開工率比較充足。2011年下半年行業遇到一些困難,但全年發展良好;2012年行業困難較大,今年以來,行業總產量幾近零增長。
全球性金融危機在2008年爆發之后,中國經濟也迎來了一段低迷期。但這并沒有體現在造紙行業上。由中國造紙協會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造紙工業2012年度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為7980萬噸,2009年總產量為8640萬噸,到2010年達到9270萬噸。
那造成造紙行業整體低迷的原因是什么呢?參加紙業大會的企業家從不同角度都提到了一個詞:產能過剩。
根據郭永新的估算,現在全國造紙行業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也就是說,20%的產能屬于過剩產能。
來自企業的信息可以印證郭永新的估算。日前,晨鳴紙業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目前公司機制紙產能為600萬噸左右,產能發揮在80%左右。
雖然造紙行業總體上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但造紙企業的數量還在增加,投資還在繼續。
國家統計局去年統計的規模以上造紙企業是2400家,今年統計的數字是2479家。
同時,根據郭永新提供的數字,今年前8個月,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618億元,這其中一半是投資到了造紙項目上,僅2012年的投資就應形成1500萬噸的產能。到今年年底連續兩年、超過4000億元的投資應該形成3000萬噸的造紙產能。
郭永新說,目前輕工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大概在6%,造紙行業的利潤率在5%~6%,而家電、家具、皮革行業利潤率只在3%。造紙行業的利潤率并不低,這就使造紙行業目前即使產能過剩,還有不斷新增的企業。
華泰集團董事長李建華則認為:為什么金融風暴和歐債危機那么嚴重的情況下都沒有阻礙紙行業大的投資?那是因為地方政府、地方官員沒有認真落實中央政府的決定。
零增長的機遇
在李洪信看來,所謂的零增長更是一個機遇。
李洪信說:“我的觀點是零增長不是沒有增長,零增長的實質是好的產品,市場需要的產品增長得慢,落后產能淘汰得快,所以說,零增長的表現看上去好像是意味著這個行業進入了困難時期。這是行業發展和持續發展的一個必由之路,應該說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好的現象。”
李建華也認為:“零增長不一定是壞事”。他說:“只要把70%多污染嚴重的行業關掉。可能小微企業不同意,但是事實就是這樣。大企業成熟了,小企業就自然會被淘汰。”
郭永新分析說,從目前來看,全國范圍內排名前10位的造紙企業產能占到全國總產能的30%左右,前100位的能占到全國總產能的60%。未來全國近2500家規模以上造紙企業還要死掉1500家左右,造紙企業控制在1000家之內是比較合適的。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近日,上海市工程師學會組織專家通過線上會議對上海雷諾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RNB8傳動變頻器產品進行了科技評價和鑒定。造紙,控制,
上海雷諾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子公司上海拓世工業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參加中國國際造紙展,首先重榜推出此次鎮館之寶-雷諾爾RNB8逆變器,此產品應用于1300m/min及以上高速復卷機傳動系統。
造紙板塊大漲,截至發稿,山鷹國際漲停,太陽紙業、岳陽林紙、晨鳴紙業、青山紙業等跟漲。
水泥、化工、電解鋁、造紙等行業,前期也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工作,生態環境部正考慮在“十四五”期間加快納入。
堡盟推出集成JPEG圖像壓縮技術的高速GigE相機,有效降低CPU負載并節省帶寬和存儲空間,例如鐵路行業受電?弓的檢測、造紙業中連續物料流的控制、體育運動領域的動作分析以及生產流程監控。第一批產品將于本季度上市。工業相機,
臺達定制了以SCARA工業機器人DRS60L系列+視覺軟件DMV-LIB為核心的解決方案,提升了產線上濕巾紙蓋自動化貼裝的生產效率。視覺系統解決方案,造紙,
易能EN600系列變頻器具有運行穩定、控制電機的啟動電流,減少對電網的沖擊、獲得良好的轉矩,改善機械運行的性能、降低維護成本和節省安裝空間、啟動平滑,響應快、節能、安全等特點,節約了消耗成本,極大地降低企業對設備維護的費用,為保證生產線的順利運行奠定了基礎。造紙企業是高耗能企業。
S5300/S5350系列變頻器(張力控制專用) 可廣泛應用于紡織、造紙、印刷、包裝、金屬加工、線纜等行業。
江蘇常州水泥行業新一輪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日前,江蘇省常州市散裝辦在溧陽召開了上半年全市散裝水泥工作會議。會上各轄市(區)散裝辦認真總結交流了上半年工作情況及下半年工作打算。常州市散裝辦主任尤大晉在總結全市上半年工作情況時列舉一系列數據分析指出:全市水泥行業新一輪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散裝率的
當前,宏觀經濟各項指標企穩向好,曾遭遇較大困難的實體企業感受如何?在對百家企業的調查中,超七成受訪企業看好今年經營走勢。但“穩住了”不等于“走好了”,多數企業表示還處在比較困難的時期。過剩產能、資金瓶頸、成本壓力,使一些企業掙扎在生存線上,擔心剛有了起色的市場會有反復。
工信部公布第二批《2014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此次遭淘汰的落后產能中,共涉及2家鋼鐵企業共計300萬噸煉鋼產能,以及3家鐵合金企業共計2.8萬噸鐵合金產能。
此次遭淘汰的過剩產能中,共涉及2家鋼企業共計300萬噸煉鋼產能,以及3家鐵合金企業共計2.8萬噸鐵合金產能。這與之前工信部公布的首批2014年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中涉及的企業數量以及淘汰的產能數量相比大相徑庭。
在工信部近日公布的2014年工業行業首批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中,河北省有191家。根據名單,河北省20家鋼鐵企業、102家水泥企業需要淘汰煉鐵產能940.5萬噸和煉鋼產能320萬噸,水泥產能3208萬噸。
2009年,國內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將達到1億噸水平。在上周末,由上海市工商聯鋼鐵貿易商會和長城偉業期貨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產業增值鏈創新論壇”上,冶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海民,透露出以上驚人數據。 據劉海民介紹,目前,國內鋼鐵業產能6.6億噸,預計今年消費加凈出口量為4.45億噸,即使按85%的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