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自動轉杯紡紗技術在國內已超過300萬頭轉杯紡規模中僅占比10%,且多數紡織企業對這種先進的全自動設備抱有懷疑甚至貶低的態度,但隨著時代的推移,未來行業中以節能耗、省用工、改善棉紗質量和降低噸紗用棉為優勢的全自動轉杯紡紗機將以一種毫無疑問的形式占據市場,成為主流。
全自動轉杯紡紗技術是目前最成熟的新型紡紗技術之一,其紡紗速度可達350米/分,是環錠紡的6~10倍。2013年1月,國家出臺政策將全自動轉杯紡紗機的進口關稅從10%下降到了5%,這一調整,對紡織企業來講,絕對是一個好消息。據了解,對于一臺售價為600萬~700萬元的設備來講,5%的稅率就代表買一臺設備可以節約30多萬元。政策實施已半年有余,全自動轉杯紡的春天是否已經到來?
觀點一:全自動轉杯紡性價比不高
紡企A:全自動轉杯紡雖然較半自動的節省人工,接頭質量也好,但是購買成本和維修費用都很高,企業資金投入太大。同時,我們這里招工還沒有到特別困難的地步,所以衡量之下,選擇半自動的要經濟一些。
紡企B:我們曾經用同樣的條件紡同樣的紗,與全自動做過對比,實際運轉效率反而是半自動的高1.5%。分析其中原因,落紗時半自動擋車工可以互相幫忙,兩人或者三人同時操作,而全自動就只能依賴機械手。就生產常規紗而言,價格差異不大,差價大都在每噸200元以內。
觀點二:半自動轉杯紡可以滿足生產
紡企A:我們現在用的是國外某家的半自動轉杯紡紗機,相對于其他國產同類設備而言性價比較高,設計精度與最后的成紗質量也要好于國產設備。我們現在半自動轉杯紡生產的產品等級基本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
紡企B:談起半自動轉杯紡接頭質量一直都是核心話題,國產半自動從接頭質量來說,如不做記號,找起來還是有點難的,若在接頭處做好記號,接頭后去找,能找到一部分。接頭強力約比全自動低約10%,但在正常紡紗過程中斷頭并不多,所以兩者的紗線質量并沒有多大差異。但往往企業把差的原料用國產設備紡,好的原料用進口設備紡,管理要求不一樣,感覺上就有差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