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陳英副司長在2014第五屆中國工業軟件發展高層論壇的講到,自2012年以來,國內外興起了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的熱烈討論。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圍繞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社會各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討論。兩化融合給工業軟件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陳英副司長在2014第五屆中國工業軟件發展高層論壇的講到,自2012年以來,國內外興起了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的熱烈討論。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圍繞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社會各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討論。雖然大家對此的看法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廣泛共識,那就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將給包括工業制造業在內的傳統產業變革帶來巨大的機遇。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本質,正是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這與我國的兩化深度融合戰略,有著深層次的呼應。
一、兩化深度融合是立足我國國情的重要戰略部署
推進兩化融合,是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重要戰略決策。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發展質量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工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處于價值鏈中低端,造成我國制造業發展大而不強。從具體的數據看,工業增加值率只有26.5%,遠低于發達國家35-40%的水平;制造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為日本的9倍、德國的6倍、美國的4倍多。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依靠轉型升級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實現轉型升級,需要有新模式、新途徑。西方主要發達國家走過了先工業化后信息化的道路,隨著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我們看到他們正在通過信息互聯、融合、分析挖掘,開始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的進化。這條道路是清晰的,技術演進是連續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可能再重走這條老路。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尚未完成,恰逢信息化和互聯網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這意味著我們有機會探索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先后提出了兩化融合和兩化深度融合的發展戰略。兩化融合戰略,指明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方向;兩化深度融合戰略,進一步把兩化融合工作推向更大的范圍、更細的行業、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次、更深的應用、更多的智能,實現在四大大關鍵領域的深化融合和提升,一是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產品信息化、企業信息化集成應用和融合創新,二是推進產業集群兩化融合,三是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簡稱“兩業融合”),四是培育新興業態。
2011年底,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關口,達到了51.27%,表明我們已經告別了以鄉村型社會為主體的時代,進入到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新時代。在深入研究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八幕健钡谋举|是“四化”作為一個整體系統的互動。工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創造需求,工業化、城鎮化帶動和裝備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為工業化、城鎮化提供支撐和保障,而信息化推進其他“三化”?!八幕痹诨又袑崿F同步,在互動中實現協調,最終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這一戰略部署與我國的國情實際緊密相聯,具備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以來,按照中央關于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對推進兩化融合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在理論層面,明確了推進兩化融合的內涵,主要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實現工業跨越式發展;明確了當前階段的最主要任務,即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在實踐層面,從企業、行業、區域三個維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涌現出了一大批典型應用企業和重點行業及領域。各地區、行業、企業也結合自身條件和實際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系統的實踐與探索,為深入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工業人的年度盛會,5天時間帶你看到應用于不同制造行業最前沿的解決方案及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論壇,智能,工業軟件,
6月17日,開目軟件與誠智鵬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工業軟件產品與解決方案、尺寸鏈計算及公差分析軟件開展合作,合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共同推進“國產工業軟件生態合作聯盟”建設,共謀商業化合作應用推廣,賦能高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
近日,經過方案申報、形式審查、測試測評、專家評審,2024年“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首航行動”重點場景工業軟件集成適配方案遴選第一批名單正式公布,遴選出首批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合計7家單位7款產品,開目軟件三維裝配工藝規劃與仿真系統3DAST成功入選。開目3DAST,
6月14日,第二屆軟件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光谷開幕。大會由以“軟件賦能新型工業化,數智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主題,聚焦基礎軟件、工業軟件、開源生態培育和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等議題,分享我國軟件產業最新政策、前沿技術成果及實踐應用案例。作為中國自主可控的高端工業軟件領導品牌,開目軟件受邀參會并發表主題演講。
全球工程和工業軟件翹楚AVEVA劍維軟件宣布將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南京舉行2022 AVEVA PI System中國用戶大會。
全球工程和工業軟件翹楚AVEVA劍維軟件發布了可持續發展進度報告,承諾到2025年實現15個可衡量、有時限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目標,通過在生態圈推動高質量地使用地球資源,以筑造更美好的未來。
本期公益聯播邀請了西門子數字化工業軟件、用友網絡、安世亞太科技、橙色云、金蝶軟件等五位專家圍繞著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相關內容進行了不同維度的課題分享。
5月27日,2022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系列公益聯播第十期“工業軟件”第五講邀請到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金蝶中國解決方案部工業互聯網總監計曉軍主講,發表了《云化工業軟件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課題分享,計老師圍繞其主題展開了精彩講解。
自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下,全國超過50000家企業進行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超過24000家企業實現了貫標達標,數字化轉型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全國企業經營生產過程關鍵業務環節實現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達到52.1%,相比于“十三五”初期提升6.7個百分點,融合發展不斷走深向實。
濟寧科力光電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按照《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要求》(GB/T 23001-2017)建立并實施管理體系,榮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兩化融合; 由國家工信部主導,是工信部推行的國家戰略,對推動中國制造同步發展有重大影響。兩化融合系統,光電,工業,中國制造,兩化融合
如何理解新工業浪潮下的兩化融合?應該看到,兩化融合是一種思想,不是一門技術。如果把它當成技術,就很容易出現偏差。
我國一直致力于推進“兩化融合”快速發展,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針。同時,我國也發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核心發展領域將繼續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兩化融合的概念一經提出,就一直存在在對兩化融合的正確理解和恰當落地的問題。工業化與信息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到底該怎么擺,怎么做,怎么落地,才是合理的、有效的、
特邀的企業專家針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等內容做了方案展示,深圳市智物聯網絡有限公司副總裁夏廣潤作了題為“兩化融合新工業,價值提升智物聯”的重要發言,系統闡述了“工業物聯網是兩化融合在企業中落地的關鍵環節”的觀點,獲得與會近200位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高度關注。
特邀的企業專家針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等內容做了方案展示,深圳市智物聯網絡有限公司副總裁夏廣潤作了題為“兩化融合新工業,價值提升智物聯”的重要發言,系統闡述了“工業物聯網是兩化融合在企業中落地的關鍵環節”的觀點,獲得與會近200位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高度關注。
2017年智物聯整裝待發,開展全國巡回論壇,攜手國內權威自動化媒體,多位資深行業專家再次開啟“工業物聯網”主題全國巡展,將與更多制造業人士分享智物聯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在各個領域內實現的成果,聚焦兩化融合,從行業趨勢到地域化分析,幫助制造企業快速發現問題。
“工業4.0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走向互聯網和物聯網,信息流和數據流還將進一步融合,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直到完全實現遠程控制。”施耐德電氣(下稱“施耐德”)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趙康說。
工業4.0,指的是比“工業3.0”(制造業自動化)更進一步。被頻繁提及的“4.0”遠景,包括消費者向車間下訂單,生產線上一切東西接入物聯網,制造周期更短、排放更低、人力更少等等。
近年來,我國制造加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在龐大的人口紅利的支撐下,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并獲得“世界工廠”的稱號。然而,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我國制造加工業也陷入了轉型困境;與此同時,如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繼推出各種扶持和刺激政策以發展本國制造業,中國制造加工業被迫需要尋求變革,以維持
作為工業4.0革命技術支持的核心之一, 3D打印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雖然國內3D打印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但不少3D打印服務商因此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如國內最大的3D打印服務平臺意造網就表示,“相比此前一直被懷疑被炒作,我們的3D打印技術得到了國際內外的廣泛認可,
從工業機器人到3D打印,從自動化生產線到智能物流,廣州擁有一批前沿領軍企業,為后工業時期制造業向工業4.0下的智能生產轉型升級找到了可能性。與此同時,珠三角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也為工業4.0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國家戰略,并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肮I4.0”概念的實質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
近期頻發利好的眾業達3日再發公告,公司宣布與上海ABB工業有限公司(下稱ABB)簽署框架協議。牽手國際機器人巨頭ABB,眾業達介入炙手可熱的國內機器人市場,分羹工業4.0大蛋糕。
在雙十一撈盡油水的淘寶天貓都緊鑼密鼓的籌備雙十二的時候。另一面近段有蔡洪平關于工業革命4.0高大上的講話竟然提到淘寶天貓命活不長很快會給工業4.0取締。馬上網絡上鋪天蓋地出現一堆科普工業4.0的猜想。但空穴來發未必無因,下面PPT截圖揭秘一下何為工業4.0智能生產
“工業4.0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走向互聯網和物聯網,信息流和數據流還將進一步融合,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直到完全實現遠程控制。”施耐德電氣(下稱“施耐德”)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趙康說。
工業4.0,指的是比“工業3.0”(制造業自動化)更進一步。被頻繁提及的“4.0”遠景,包括消費者向車間下訂單,生產線上一切東西接入物聯網,制造周期更短、排放更低、人力更少等等。
近年來,我國制造加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在龐大的人口紅利的支撐下,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并獲得“世界工廠”的稱號。然而,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我國制造加工業也陷入了轉型困境;與此同時,如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繼推出各種扶持和刺激政策以發展本國制造業,中國制造加工業被迫需要尋求變革,以維持
作為工業4.0革命技術支持的核心之一, 3D打印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雖然國內3D打印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但不少3D打印服務商因此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如國內最大的3D打印服務平臺意造網就表示,“相比此前一直被懷疑被炒作,我們的3D打印技術得到了國際內外的廣泛認可,
從工業機器人到3D打印,從自動化生產線到智能物流,廣州擁有一批前沿領軍企業,為后工業時期制造業向工業4.0下的智能生產轉型升級找到了可能性。與此同時,珠三角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也為工業4.0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國家戰略,并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工業4.0”概念的實質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
近期頻發利好的眾業達3日再發公告,公司宣布與上海ABB工業有限公司(下稱ABB)簽署框架協議。牽手國際機器人巨頭ABB,眾業達介入炙手可熱的國內機器人市場,分羹工業4.0大蛋糕。
在雙十一撈盡油水的淘寶天貓都緊鑼密鼓的籌備雙十二的時候。另一面近段有蔡洪平關于工業革命4.0高大上的講話竟然提到淘寶天貓命活不長很快會給工業4.0取締。馬上網絡上鋪天蓋地出現一堆科普工業4.0的猜想。但空穴來發未必無因,下面PPT截圖揭秘一下何為工業4.0智能生產
1887
8840
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