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男足再次無緣本次世界杯,但浙江大學的8個學生卻在巴西舉行的2014年機器人世界杯足球賽(Robocup)中,衛冕“世界杯”冠軍。
衛冕冠軍,并非易事。 自從1997年RoboCup(Robot World Cup)在日本成立至今,能夠衛冕的隊伍,除了浙大,也只有“老牌勁旅”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泰國隊。
本次“出征”的18名小型足球機器人身高約為15厘米,體重僅3000克,每場比賽雙方各上場6名。他們的表現讓人驚喜:從小組賽到決賽的7場比賽中,6勝1平,進45球。而打平的那場小組賽中,僅丟的1球也是因為圖像原因造成的。“裁判把指揮棒誤放在場地內,機器人誤以為是球,就圍過去防守,結果對方就趁空檔進球了。因為我們事后回看錄像才發現,就無法申訴了。”冠軍團隊的成員之一,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博二學生毛翊超告訴記者。
為了本屆世界杯,他們從10個月前就開始準備,繼續研發系統。
“去年決賽,我們是在點球大戰中以7:6險勝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應該說還是有一定運氣成分。”熊蓉告訴記者,在今年準備出征前,團隊在硬件上對機械、電路進行改進,讓機器人在更不怕撞的同時,也減少犯規次數;而從軟件上的改進,則讓機器人的定位球更準確,性能更穩定。
雖然最后成功衛冕,但隊員們表現的依然很謙虛。“雖然我們的單機性能在本屆21支隊伍中是最好的,但跟鼎盛期的泰國隊還是有一點差距,而且日本隊機器人硬件設施的精細程度也很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