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產品含金量有待提高
毋庸置疑,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中,低端產品還在大批量生產,這批產品體積大,消耗大量貴金屬白銀以及銅、黑色金屬、塑料等材料,許多材料受制于國際市場價格。所以低壓電器主要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甚至繼續上升)的局面,將難以改變。
低壓智能化控制系統在國外已廣泛使用,這些系統往往省略了馬達控制中心(MCC),電動機起動器一般安裝在電動機旁邊,它們通過現場總線與中央控制室上位機連接。既能集中控制,又能現場操作。為了盡快跟上世界新技術發展潮流,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從2000年開始,專門成立現場總線研發中心,重點研究可通信低壓電器以及低壓智能配電網絡系統及相關配套產品。蘇州萬龍電氣集團和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參與該項技術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工作。經過近十年研發,我們已經在第三代主要低壓電器產品上實現可通信,包括可通信萬能式斷路器、可通信塑殼式斷路器、可通信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可通信交流接觸器、可通信電動機保護器、可通信軟起動器、可通信控制與保護開關電器等產品。
通過以上一系列產品開發,使我國智能電器、可通信電器以及智能配電與控制系統相關技術跟上世界發展潮流。由于我國電工行業分割,各自為政,使該項技術及相關產品的推廣帶來困難。至今,我國智能化可通信低壓電器及其系統推廣并不理想。
2009年美國提出了在美國發展與建設智能電網的設想,引起了全世界對智能電網發展的重視。當然也引起了我國高層領導的重視。我國已將智能電網發展與建設明確由國家電網公司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可以相信,隨著智能電網建設與發展,我國智能化可通信低壓電器及其系統必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維迎教授曾經說過:中國企業過去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能吃苦耐勞;二是具有廉價的資源;三是有限的產品優勢;四是關系網絡優勢。中國企業目前所具有的企業品牌競爭力壽命周期只能保持3年~5年的時間。這不能不說對現在的本土企業生存來講是一種極大的威脅。在目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上,中國企業最主要的競爭優勢是成本優勢和產品優勢,然而最弱的就是品牌優勢。企業要做大做強,最關鍵的就是進行自主品牌文化的樹立。品牌文化是一個商業機構最有價值的資產。沒有自主品牌,市場再大也是空的,企業將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只有堅持打自己的品牌文化,才能使企業在世界市場打下良好的品牌形象基礎,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贏得主動。
所以人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雖然經營思路靈活、銷售渠道強大,但在企業規模、產品質量等方面良莠不齊,企業設計研發能力仍有待加強。因此,國家及地方政府應積極鼓勵企業和產業集群進行產業價值鏈延伸,扶持低壓電器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點突出的產業鏈,從而帶動產業升級。
上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