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的報道,就在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兩大央企重組合并正式啟動之時,另兩大核電巨頭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聯手研發的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也落地阿根廷,首次成功出海。
2月4日,中國、阿根廷兩國政府簽訂《關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根據該協議中國將對采用中國核電技術的阿根廷項目,提供利率優惠的資金支持,兩國政府授權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負責具體執行落實合作協議。
合作協議簽訂后,阿根廷核電公司仍有可能采取招標的形式引入競爭機制,而中核集團優勢明顯。如果確定引進中國核電技術,中核集團將以設計、設備、建設、資金、服務、燃料制造和燃料處理等全產業鏈形式參與阿根廷核電項目,對中國核電“走出去”具有重大意義。
另據今日早報的報道,主攻阿根廷市場多年的中核集團2月5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ACP1000)成功出口拉美。阿根廷因此將成為繼巴基斯坦之后全球第二個應用ACP1000核反應堆的國家。
此外,次合作同時也會促使國內盡快開工“華龍一號”核電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華龍一號”一直被視為中國核電實現出口的一張王牌,這次成功出海背后是國家隊“合縱連橫”戰略的奏效。自2014年以來,為了解決中國核電“技術多門”且“各自為戰”的局面,中國高層推動國內核電央企重組聯合,2015年核電將加速成為繼高鐵之后,中國創造“走出去”的另一張“國家名片”。不過,要實現大規模“走出去”還有待時日。
核電技術出海第一單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此次中核集團向阿根廷推介的技術為“華龍一號”(ACP1000),該技術版本全部由中核集團獨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實際上,中國與阿根廷在核電領域的合作在2009年前已有意向,當時阿根廷方面選擇的合作對象便是中核集團。CP1000是中核集團自主研發的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也是“華龍一號”的前身。福島核電事故之后,中核集團在此基礎上研發了ACP1000三代核電技術,并最終與中廣核聯合推出了“華龍一號”核電品牌。在ACP1000研發成功后,阿根廷曾聘請來自意大利的第三方對ACP1000技術進行考查,結果認為技術成熟。
中阿兩國簽署合作協議之后,阿根廷總統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在其推特上發布相關消息。她表示與中國合作兩個核電項目,一個重水堆項目,投資58億美元,阿方占股比例70%,外方占30%;另一個為100萬千瓦核電項目,投資70億美元,阿方占股比例50%、外方占50%。
事實上,中核集團參與阿根廷重水堆項目是希望以此為“跳板”,推動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出口。阿根廷新的重水堆項目早在去年7月就已經確定由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合作。當時兩國是先簽訂《關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力管重水堆核電站的協議》和《關于建設阿根廷重水堆核電項目的實施協議》,再簽訂《重水堆核電站項目框架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中核集團在自主研發上走得最為徹底,全部都是自主知識產權。另外,由于阿根廷及巴基斯坦都希望“華龍一號”(ACP1000)技術能在中國本土建造、驗證,中國將很可能近期放行該技術在國內開工落地。
1 2 3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