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夕,一部《穹頂之下》,讓柴靜瞬間火了,霧霾又成為了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盡管大家對《穹頂之下》看法不一,但是因霧霾而引發的能源問題,法律問題,還是值得大家深思。在常規能源,如煤炭、石油、木材等,因技術或違規產生了大量的污染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合理利用常規能源,并積極開發使用新能源已經成為了擺在大家面前的問題。
常規能源面臨的問題
常規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木材等傳統能源。這些都是我們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能源,但是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資源,他們總有被消耗殆盡的一天,而且在慢慢開采過程中,優質產品會越來越少,而次品也會逐漸進入能源領域,造成更大的污染和浪費。
另外,由于常規能源大多是通過燃燒,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各種不同的氣體、煙塵微粒,污染的空氣、水源,如果不通過技術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減少污染物排放,就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國北方霧霾嚴重,因為這里大部分地區以煤為燃料,而且違章違規的中小型礦場較多。
新能源發展現狀
盡管常規能源問題多,但長時間內,煤炭依舊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但是使用潔凈煤技術,勢在必行,目前比較成熟的的潔凈煤技術主要包括:型煤、洗選煤、動力配煤、水煤漿、煤炭氣化、煤炭液化、潔凈燃燒和發電技術等。
在我國,核能、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些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據著一定的比例。目前中國核電在建規模居全球第一:在建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3281萬千瓦,占全球的45.7;2020年中國在運核電裝機規模將居全球第三,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僅次于美國和法國。太陽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太陽能產業正得到快速發展,許多技術如太陽能電池等也日臻成熟。風能,如果充分開發,也有能力在2020年實現40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風電將超過核電成為中國第三大主力發電電源。
可以看出,中國在新能源開發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新能源不僅是用于發電,在生活、生產以及交通領域也逐步滲透,新能源汽車更是成為了大家追逐的焦點,特斯拉的風靡就是最好的證明。
盡管新能源的開發已經有了進步,但是在使用方面,由于技術和設備的限制,大部分新能源處于產能過剩,無法充分利用的狀態。以風力發電為例,它雖然是我國發展最快的新能源行業,已具有1.5MW以下風機的整機生產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軸承、變流器、控制系統、齒輪箱等的生產技術難關卻遲遲未能攻克。另外由于風電并網問題無法解決,我國沒有統一的智能電網,沒有先進的電網調控和調度技術,再加上風電穩定性不強,因此我國風電的利用率并不高,造成了風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新能源發展中的問題
在常規能源遭遇困境的同時,新能源也面臨著重大的調整。由于新能源自身存在著各種不足,從而導致了利用的難度。比如,太陽能會受到時間的限制,風能穩定性不高,生物質能會搶奪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地熱能開發過度會導致區域地面表層土壤環境遭破壞,核電安全存隱患等等。
除了新能源本身存在的問題,在新能源開發中,也存在多種問題,如:產業競爭無序,存在惡性競爭的情況應該引起警惕,市場準入有待提高,促進新能源產業的有序健康發展;自主創新的動力和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數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的技術和產業研發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科學技術;技術產業的示范與應用推廣,市場推廣度還不高。
總結:新能源已經越來越受歡迎,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發展清潔能源是必然的趨勢。。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飛機、光伏發電等等,都代表著新能源的崛起,加大新能源與制造業、電力、交通的合作,積極拓展新能源的利用領域,提升新能源利用技術,是新能源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