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是揮之不去的。如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實體經濟在體制機制層面與市場經濟不匹配的障礙,成為重振中國制造業雄風的關鍵。
外遷不是救命稻草
內遷成本走高,外遷似乎成為了今年產業轉移的新熱點。
在十年前,越南還僅僅是全球電子供應鏈中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環節,但根據越南海關總局近日公布的2015年前3個月進出口情況,越南全國進口總額達387億美元,同比增長20.1%。其中主要出口商品中,手機及零配件67億美元,紡織服裝49億美元,電腦、電子產品及零配件36億美元,這三項排名前三。
三星等手機巨頭帶動的產業集群效應,讓越南在短時間內在電子產業上表現亮眼。
“我們去得比較早,2007年就去越南了,當時去的時候那邊已經有五六十家企業,現在可能達到兩三百家。”雄韜電源副總裁陳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雄韜電源主要做電池生意,陳宏告訴本報記者,從人力成本的角度看,越南的用工成本只是深圳的一半,很多企業都會看重這一點。目前,中國一線城市生產成本在不斷攀升,使得珠三角地區的消費電子制造業毫無成本優勢。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為2030元,比2014年的標準1808元增長了222元。
“但除了勞動力成本,我們還會考慮出口的因素,越南本身享受一些最惠國待遇,對于我們歐洲的客戶,稅收上可以減少三四個點。”但陳宏也表示,越南當地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暫時還沒有看到代工企業大規模地從珠三角轉移到越南。
前兩年東莞的臺商成批組團赴東南亞考察,作為投資顧問,袁明仁也帶過十幾撥考察團。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近年多家關廠的臺商企業里,起碼有一成是轉移到東南亞去了,但電子代工企業,其實去得并不多。
“三星去越南肯定會帶動一些供應鏈發展,但不會給臺灣廠商,東莞的中小廠商也很少參與到這些代工產業鏈中?!痹魅蕦Ρ緢笥浾哒f。
“中國制造業可能面臨的空心化危機并非危言聳聽。”南京財經大學中國區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陳志龍指出,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是揮之不去的。如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實體經濟在體制機制層面與市場經濟不匹配的障礙,成為重振中國制造業雄風的關鍵。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隨著AR/VR技術的快速發展及設備價格的下降,其應用范圍已從游戲娛樂進一步擴展到醫療、教育、制造等各個領域。AR/VR設備的顯示分辨率也在不斷提高,有些產品甚至達到了4K(3840*2160)分辨率。這就要求設備具有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從而使MIPI控制器IP能夠在這些設備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DSI-2,
隨著AR/VR技術的快速發展及設備價格的下降,其應用范圍已從游戲娛樂進一步擴展到醫療、教育、制造等各個領域。AR/VR設備的顯示分辨率也在不斷提高,有些產品甚至達到了4K(3840*2160)分辨率。這就要求設備具有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從而使MIPI控制器IP能夠在這些設備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DSI-2,
隨著AR/VR技術的快速發展及設備價格的下降,其應用范圍已從游戲娛樂進一步擴展到醫療、教育、制造等各個領域。AR/VR設備的顯示分辨率也在不斷提高,有些產品甚至達到了4K(3840*2160)分辨率。這就要求設備具有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從而使MIPI控制器IP能夠在這些設備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DSI-2,
ATX-6151是華北工控基于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打造的嵌入式主板,提供良好的數據處理與圖形性能,強大的網絡通訊能力以及豐富的I/O功能接口,可以為制造、醫療、軌道交通等多行業領域客戶提供領先的智能物聯硬件方案。
ATX-6151是華北工控基于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打造的嵌入式主板,提供良好的數據處理與圖形性能,強大的網絡通訊能力以及豐富的I/O功能接口,可以為制造、醫療、軌道交通等多行業領域客戶提供領先的智能物聯硬件方案。
2021 ITES深圳工業展盛大啟幕,從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數據云到柔性制造、輕量化、智能物流、人機協作、數字化集成.....數不清的先進制造技術,都在為期四天的展期里被充分詮釋。機床品牌巨擘、自動化領域領頭羊企業、工業零件行業獨角獸、電子智造廠商,在24萬平米的展館盡情演繹——工業制造魅力!
第22屆深圳機械展于3月30日-4月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舉行,本屆機械展聚焦高端工業制造領域,新拓三維自主研發的三維光學測量產品悉數亮相,為各行業用戶提供成熟三維檢測技術方案,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歐姆龍工業自動化事業,引入價值創造理念"i-Automation!",針對制造現場“產品和工藝“、“生產地點”、“生產者”的需求變化,通過革新解決制造課題。
人口紅利是指因為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隨的經濟成長效應,它通常發生在人口過渡時期晚期,此時因為生育率下降,使得受撫養的青幼年人口減少,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上升。信息行業是典型的上游行業,主要服務于不同行業的信息化需求,如教育、醫療、金融、政府、工業等等,上游景氣度提升能有效帶動信息化投入的提
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破壞性比過去的蒸氣、電子、組裝廠或電腦革命影響更大,因為人工智能取代的不只是例行工作,屆時人口紅利即將變成人口惡夢。
我國3C設備行業的市場空間預計3614億,但是自動化設備滲透率很低,約15%-25%,預計到2020年自動化設備空間可以提升到2500億元。近些年3C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遠超行業增速,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情況下,自動化成為行業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對于未來,我們的思考機器人行業下一個需 求爆發點究竟在哪里?我們判斷,1)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工業機器人率先被用于以 3C 裝配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工業; 2)以智能為核心的高端服務機器人空間無上限, 但大都處在研究和實驗階段。
曾幾何時,“中國制造”曾是國人的驕傲。憑借制造業成本低廉等優勢,中國曾一度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資中國制造業,人口紅利也曾一度支撐了中國經濟發展。風云變幻,現在,“中國制造”正在遭遇著空前的危機,不少企業在紛紛倒閉,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中國制造業的前景表示悲觀。
我國制造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一直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然而,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工費用的增長,傳統制造業依靠人力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近年來出現了制造業倒閉潮。
作為人工智能的主要載體,機器人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尤其在工業領域。由于勞動人力短缺與人口紅利流失,到2025年世界機器人市場將高達669億美元。工業機器人已經逐漸成熟并滲透到了制造業的各個領域,包括食品、醫藥、家電、電子制造、汽車、金屬加工等行業……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人口紅利出現斷裂先兆。未雨綢繆,各大產業公司正在謀求以機器人代替勞動力,以提升成本競爭力,對抗不利因素。工業機器人市場隨之興起。
1887
8840
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