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牽頭的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經驗交流活動在深圳順利開展,來自工信部和各地方經信委的有關領導和專家,智能制造領域的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以智能制造經驗交流分享為主題,通過參觀示范企業和交流報告的形式,力求推廣智能化生產與管理觀念和經驗,促進“互聯網+”大趨勢下制造業的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
參觀智能制造示范企業
上午代表們先后來到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進行參觀調研。據悉,這兩家企業是國家電子信息智能制造領域的示范企業,其智能化生產應用達到了較高水平。在雷柏科技的生產線上一臺臺機器人手臂正在精準作業,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公司已基本實現了智能化生產,每臺機器人只需要2個工人相配合就可進行工作。這為公司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本,據介紹,公司員工數量曾多達3200人,而現在員工數僅為1100人左右。智能化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此外,公司還將智能化技術運用到廠房和職工宿舍建設中,其廠房罕見地被評為國家二級建筑,實現資源的重復利用,打造節能環保新型工廠。在創維公司,代表們參觀了平板電視從液晶面板組裝、配備元器件到整機包裝的各個流程,見證了智能機器人在智能電視生產線上的應用。智能機器人的應用不僅能減少人力,更能提高生產的精準度,減少殘次品和生產垃圾的產生,實現資源利用程度的最大化。
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
下午,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創維公司舉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做了主題發言。喬躍山指出,目前我國智能制造行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著若干瓶頸,主要表現在:一是一些企業對智能制造的認識仍停留在技術和工藝層面,不能上升到生產智能化與管理服務智能化相結合的格局層面;二是不同細分行業的智能化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三是整機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需要進一步突出。
喬躍山還指出下一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將根據《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對全面推進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工作的幾點計劃:一是研究制定《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指導意見》,明確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的工作思路、目標、任務及重點領域;二是持續推進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三是開展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建立工作;四是發揮電子信息技術對智能制造的技術支撐作用;五是引導拓寬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的資金支持渠道;六是加快培育電子信息行業新型研發組織模式,加快構建用戶深度參與、產業鏈高度協同的新型研發體系。
此外,深圳創維、雷柏科技、華星光電,四川長虹、彩虹(合肥)、華為、上海明匠的代表分享了智能制造的經驗、規劃和解決方案,展現出我國智能制造推廣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對“互聯網+”發展趨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1+1+2”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以期實現生產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能源高效利用等各環節的智能化,挖掘物聯網應用的無限可能。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在工業4.0時代,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不斷提高企業的智能化水平不僅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是落實“推動兩化深度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政策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