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風電機組制造業缺乏自律,未形成行業競爭規范,低價競爭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也使得開發商、整機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相互拖欠貨款現象嚴重,為風電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為此,相關部門仍需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和手段,為行業提供優質產品。
在行業標準和認證方面,目前獲得國家認監委批準開展風電設備認證工作的有三家機構,鑒衡認證中心、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但整體上說,我國風電設備認證標準還需要統一和完善,技術手段和經驗有待進一步提高,產業的上下游都需要用有效標準來規范行業發展,以提升我國風電設備在國際同行內的認知度。
吳展表示,就整個產業鏈來說,整機、零部件、材料等企業之間應有序、健康的發展。以整機為龍頭,帶動零部件和材料等企業的合理配套發展,利用市場競爭的杠桿,調節供需關系,避免出現產能過于集中現象。
中國風能協會近日發布的《2015年1~6月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共有270座風電場項目開工吊裝,新增裝機共5474臺,裝機容量為1010萬千瓦,同比增長40.8%。根據國家能源局“十三五”規劃思路,“十三五”期間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將達1億千瓦,年均新增規模達2000萬千瓦,屆時,風電行業將會是“齊頭并進,全面開花”的發展局面,重頭戲仍然在九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低風速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