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質量法治建設
在我國“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在質量領域的具體體現無疑就是質量法制建設。要構建全社會質量共治機制,堅持標準引領、法制先行,健全質量工作的法制體系,加大對質量違法者的處罰力度,運用法律手段解決質量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負總則、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產經營者為第一責任人”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建立質量責任追溯體系和問責制度,實行質量問責終身制。鼓勵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用腳去投票”,舉報質量違法行為,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倒逼質量提升,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社會氛圍。
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
以《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企業應該按照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的要求,將“兩化融合”納入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工作日程,按照《信息化和工業化管理體系要求》建立管理體系,將研發技術、管理技術、自動化技術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通過應用推動產品研發模式和設計理念的創新、產品制造模式和制造方法的創新、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的創新、產業鏈系統商務模式和雙贏機制的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要積極探討、實踐和總結數字化制造背景下的質量管理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強質量數據的采集、分析、評價和決策,強化過程控制、產品標識和全壽命周期的可追溯,提高質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從行業實際出發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以工信部《品牌培育管理體系》為指導,牢固樹立“質量興國、品牌強企”的思想意識,將品牌建設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緊密結合行業和企業實際推進質量品牌建設,并在實踐中總結行業特色的品牌培育方法。
品牌的核心是質量。企業應把提高產品質量作為其品牌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把產品質量控制的每個環節貫穿到品牌建設的每個環節、每個崗位;要加大科研投入和技術創新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為增加企業后勁和品牌建設提供技術支撐;要積極與國際接軌,采用國外先進標準不斷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使品牌構建基礎更加扎實。
此外,還應注重品牌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相融合、品牌管理體系與企業現有管理體系相融合,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堅持以文化支撐品牌,以品牌傳承文化,做到品牌建設體系、企業文化、管理體系一體化,為品牌注入靈魂。
強化企業高層領導的質量責任
企業是產品質量的責任主體,提升質量歸根到底要靠企業本身。企業“一把手”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質量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把對質量的認識上升到立國之本、強企之基的高度,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制定并實施質量品牌戰略,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水平。
質量管理也是“一把手”工程。上行下效,“一把手”重視的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就搞得不錯。IS09001:2015版新標準取消了設立管理者代表的設置要求,高層管理者的質量職責相應加強。貫徹落實高層管理者的質量責任一方面要從體制機制上進行完善,另一方面要將高層領導的績效指標與產品質量好壞緊密結合起來,使領導的質量責任落到實處。
兼收并蓄各種質量管理方法
以卓越績效為導向,兼收并蓄各種質量管理方法。方法好不好,關鍵在績效。企業要結合機械行業和機械產品自身特點,積極推廣卓越績效模式、精益管理、六西格瑪管理、統計過程控制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
機械工業企業只有從實際出發,兼收并蓄各種質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并在實踐中總結、形成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才能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有效性和效率,并內化為企業的質量文化。
夯實“四基”補齊質量“短板”
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簡稱“四基”,是機械工業的基礎和薄弱環節。為此,機械工業要以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2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工業強基的指導意見》為指導,引導社會資源、匯聚各種力量,補齊質量短板。
通過獎勵基金、專項補貼或減免稅收等方式,引導和鼓勵企業、專業院所、院校開展“四基”的研究。應針對制約產品質量的重要工序環節、關鍵零部件的制造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使企業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和能量蓄集,為掌握核心技術企業發展提供后勁保障。
此外,企業要轉變觀念不斷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技術改造的投入和工藝設備的投入力度,逐步提升制造裝備機械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程度,通過設備、工裝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滿足產品高質量生產的要求。
2015年,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各國機械工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中國機械工業承壓前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初見成效,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正增長。去年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98萬億元,同比增長3.32%;實現利潤總額15992.38億元,同比增長2.46%。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uiov97j85c1_3.html
拷貝地址上一篇:機床行業如何才能走出下滑困境?
下一篇:廣東中山工業技改投資增長近70%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為慶祝珠海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35周年,珠海外商微信公眾號自3月中旬起推出“35周年特別策劃”——以系列報道的形式,講述在珠外企的故事。這當中有扎根珠海數十載的常青樹,有順應時代轉型成功的佼佼者,有不斷超越自我的領航人,有跨國公司,有家族企業——以小篇幅講述大故事,讓更多的人加深對珠海外資企業的了解。浩
YASKAWA引以為傲的運動技術以世界工業領域為平臺,為提高機械的附加值作出了貢獻。機器控制器MP系列自1997年上市以來,為了以更高的水平解決機械與裝置的高速和精密控制、通過縮短間隔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通過簡化系統降低成本、解決系統的可視化等課題,產品一直在不斷進步。
編碼器的電氣和機械連接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經濟。堡盟新型EB200E無軸承編碼器就是很好的例證,它可以非常緊湊地安裝在任何軸上,無需任何機械改裝。EB200E是堡盟首款帶IO-Link接口的智能型無軸承增量式編碼器。
編碼器的電氣和機械連接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經濟。堡盟新型EB200E無軸承編碼器就是很好的例證,它可以非常緊湊地安裝在任何軸上,無需任何機械改裝。EB200E是堡盟首款帶IO-Link接口的智能型無軸承增量式編碼器。
世強硬創電商的授權代理品牌已突破300家,產品范圍集成電路、分立半導體元件、無源元件、接插件及結構件、組件及配件、電源及電源模塊、電工工具及電工材料、儀器儀表及測試配組件、機電元件、機械及五金元配件、電氣部件、電子材料、加工定制等。
浩亭攜全新產品 har-modular? 開啟印刷電路板連接新時代:工業4.0的前沿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將為軌道交通,機械,機器人,自動化, 風能和輸配電等行業尊敬的客人帶來無限可能!
魏德米勒在不斷創新的迭代更替中提供全系列、高效的直插式聯接技術的裝置聯接件,同時實現了更加緊湊的結構、可靠的傳輸和更加穩定的機械聯接。
魏德米勒在深度了解機械市場客戶的痛點后,化繁為簡,就在近期發布了全新緊湊型重載連接器。這是一款魏德米勒在全球首發的針對機械客戶需求,精心設計的專利性產品。
在工業互聯網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生產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引擎。企業對高效、精準、可靠的自動化控制系統需求愈發強烈,這不僅關乎生產效率與成本控制,更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關鍵。但長期以來,高端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市場被國外品牌牢牢占據,國內企業在技術引進、成本把控和售后服務等方面面臨
6月28日至29日,英科醫療(300677.SZ)在山東淄博總部舉辦首屆粉絲節?探廠狂烤記活動。百位粉絲受邀走進企業,共赴一場集工業探秘與燒烤狂歡的獨特盛宴。這不僅是一次企業開放日,更是英科醫療對于和用戶互動方式的新探索。智能制造,生產線,
從第一季 “魏氏放映廳” 回溯企業 175 年發展脈絡,到第二季 “技術創新” 解碼工業聯接的迭代密碼,我們已帶您走過魏德米勒跨越三個世紀的傳奇歷程。從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萌芽,到電氣時代的技術突破,再到數字化浪潮中的創新突圍,每一段故事都銘刻著魏德米勒百年企業的創新DNA。
「魏德米勒 175 周年」百年傳奇有獎問答,挑戰贏好禮!從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萌芽,到電氣時代的技術突破,再到數字化浪潮中的創新突圍,每一段故事都銘刻著魏德米勒百年企業的創新DNA。
「魏德米勒 175 周年」百年傳奇有獎問答,挑戰贏好禮!從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萌芽,到電氣時代的技術突破,再到數字化浪潮中的創新突圍,每一段故事都銘刻著魏德米勒百年企業的創新DNA。
堡盟以「技術革新者」之姿,攜旗下年度尖端機器視覺與傳感器解決方案空降2025北京機器視覺大會。這不是普通的行業展會,而是一次與工業未來的直接對話!從半導體晶圓檢測的納米級精度,到AI視覺的毫秒級響應,我們將用硬核技術擊穿您對工業視覺的想象天花板。
工業自動化場景中,讓不同設備順暢“對話”是基礎,更是挑戰。Modbus TCP協議因其簡單可靠而被廣泛應用。歐姆龍NJ/NX系列PLC憑借強大的網絡通信能力與靈活配置,支持Modbus TCP 等主流協議,可高效連接各類工業設備,輕松實現對Modbus TCP設備的管理與監控。
在工業視覺領域技術是一段不斷追求持續突破的征程,堡盟今年繼續圍繞視覺領域加速創新,帶來了一款革命性產品——全新QXF系列50 GigE雙頭板級相機!專為尋求強大功能的OEM客戶量身打造,深度集成與項目定制的特性,讓它成為解鎖極致性能的“密鑰”,為眾多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檢測體驗。圖像分析,
近日,相關部門正在排查新能源汽車產能是否過剩的問題?最終結果還得調查取證。其實這類問題,對行業人士來說,闡述的角度不同,觀點就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新能源汽車確實是一個風口,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與市場考驗,已經暴露出很多問題。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全產業鏈正在朝一個完整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加快鋼鐵業改造勢在必行;新的產能不能再批,在原有產能的基礎上通過兼并重組改造,提升產品質量極為迫切。 這是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公司黨委書記何達平對中國鋼鐵業的基本觀察。何達平投身鋼鐵業已有40年,技術出身的他還承擔著國家"863項目"的兩大鋼鐵業課題。 就經濟轉型期
中國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集團董事長朱繼民周六稱,中國鋼鐵業當前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結構調整難度很大。但受惠于中國經濟整體向好發展,高端高效的鋼企發展前景看好。 他在全國政協和人大兩會期間對媒體表示,當前中國鋼鐵業產能大于需求約1億噸。而區域布局、產品結構矛盾突出,如沿海鋼鐵產能低;產業集中度低
盡管近期工信部剛剛下發《關于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平板玻璃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但是看好住宅節能市場的玻璃行業龍頭企業,還是紛紛決定擴產。 南玻A近日公告,公司擬投資11.5億元投資5條生產線及配套產能,達產后,總產能將在目前1300萬平方米基礎上,擴產1140萬平方米,幾乎擴大
新能源產業過剩了嗎? 隨著國家發改委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六大行業列入重點調控目錄,新能源產業是否過剩,這一問題正在引發熱烈的討論。而工信部和科技部截然相反的判斷,更成為討論焦點之一。 近日,本刊記者就“過剩”與否采訪了發改委
我國整機企業數量超過全球其他地區總和,行業陷入價格戰 初冬,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風電事業部寬大的廠房內,工人們正在趕工。22臺風力發電機組將全部投入湖南省首個風電項目——華電集團仰天湖風電場。據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風力事業部生產總監李曉光介紹,截至10月30日,公
中國多晶硅產能超全球需求2倍
最近公布的兩組電力統計數據,頗值得回味。 首先,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今年1—7月,全國發電量同比負增長。雖然降幅在逐步回落,到7月,甚至變負為正,但平均增幅仍然為-0.7%。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是,我國新增裝機總量繼續保持了每年1億千瓦左右的超高速增長。到
1887
8840
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