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蛋雞養殖,人們想到的是又臟又臭的雞舍,還有繁重的體力活。如今,這種狀況正在逐漸改變,蛋雞養殖業正在轉型升級,進入機械化、自動化、規范化的全新時代。近日,記者走進(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綠源康養殖有限公司探訪了喂養、清糞、撿蛋、包裝的全過程。
玉溪綠源康養殖有限公司始建于2011年8月,位于紅塔區北城街道梅園社區臥牛山。走進密閉式雞舍,沒有撲面而來的刺鼻氣味,羽毛味、雞糞臭味都聞不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齊劃一重疊式飼養設備,在這個兩列三走道的蛋雞雞舍內,四層飼養設備,與傳統雞舍相比,不僅節約了土地,而且飼養空間更為開闊。一排排雞籠干凈整齊——雞渴了,抬頭就有自動飲水器;雞餓了,自動喂料機可定時均勻地把飼料送到食槽內。撿蛋也省去了人工操作,一枚枚圓潤飽滿的雞蛋通過輸送帶被直接送到包裝臺,很多往日繁重的體力勞動現在只需輕按按鈕就完成了。
據介紹,該公司的雞舍全是密閉式,每幢雞舍都配有通風設備,這些設備都采用進口智能系統控制;為了控制雞的采食、飲水、生長發育,雞舍還配備了光照控制設備,根據設定自動開啟和關閉,在需要時可以啟動補償光源,雞舍溫度恒定在23攝氏度;采用行車式喂料,飼料由公司飼料庫輸送到各幢中轉料塔,再輸送到雞舍;飲水設備采用進口的乳頭式飲水器,水由儲水池接到各雞舍,經水表計量到自動調壓器再分配到各層雞籠。
雞舍內異味是如何清除的?據介紹,每幢雞舍不但有八臺通風設備強制通風換氣,而且每層雞籠下面都有糞帶,每天清理一次雞糞,所以沒有臭味。
據業內人士分析,我市蛋雞養殖年存欄3萬羽以下規模的占比達到70%,未來三年,3至5萬羽規模的養殖場將成為主力軍。我市70%以上的蛋雞養殖戶面臨著提檔升級的難題。走良種化、專業化、設施化和市場化道路,是未來蛋雞養殖的發展方向。玉溪綠源康養殖有限公司建設的全密閉、機械化、自動化養殖場,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年存欄蛋雞10萬羽的規模,并嚴把畜禽良種關、生產規范關、防疫制度關、糞污無害關,雞的患病率明顯減少,品質更優,產蛋率也明顯增加。
據了解,玉溪綠源康養殖有限公司2013年獲省級蛋雞標準化示范場、2015年獲國家級蛋雞標準化示范場榮譽,其蛋品在2012年取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認證。在多次質量抽檢中,沒有檢出藥殘、重金屬等含量,其產品供不應求,成為云南達利園食品有限公司鮮雞蛋的主要供貨商,并進入玉溪11家平價商場。
傳統蛋雞養殖模式相對落后,現在不少養殖戶都有了轉型升級的意識。玉溪綠源康養殖有限公司密閉式蛋雞養殖機械化、自動化、糞污處理無害化、蛋品分級包裝標準化及產品質量可追溯品牌化的模式,引領了玉溪蛋雞養殖新氣象,將帶動玉溪養殖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