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28日, NEPCON China 2016將全新開啟上海世博展覽館1號館和2號館,作為亞洲地區電子制造行業久負盛譽的商貿交流權威平臺,NEPCON China 2016電子展會立足時代前沿進行模式創新,引領電子制造行業展示新風尚!
作為中國電子制造行業頗具影響力的電子行業展會,NEPCON China以敏銳的行業眼光和獨特的創新理念順應潮流并推進著時代需求,力求通過打造匯聚全球知名電子制造品牌的良性平臺,努力讓更多電子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得以全面展示,從而積極促進我國電子制造行業的發展。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臺灣。在五年前,臺灣科技行業顯赫一時:HTC超越蘋果,成了美國頭號手機廠商;宏碁超越戴爾,成了全球第二大電腦廠商,臺灣還是全球科技行業的一個中心。但現在,它卻陷入了創新乏力的境地,生存至上成了主流心態。
在今年的1月16日,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以將近6成選票成為臺灣第14任新領導人。值得一提的是,她在選前提出要將臺灣打造成為亞洲硅谷。
但是硅谷成功經驗的復制并不容易。過去有不少財經專家分析過加州硅谷的成功因素,除了天時地利外,附近幾家頂尖大學提供了充沛的科技業人力之外,加州政府采取十分開放的高科技移民政策,讓各國頂尖人物紛紛進駐硅谷也是主因之一;加州政府的開放、多元、包容態度,讓硅谷匯集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科技人員,帶入無限創意與新移民的冒險犯難精神。
相較于加州硅谷,臺灣硅谷業不遑多讓。竹科一樣有良好的天時地利,附近的清華、交大,也曾經是世界排名的名校。兩者的主要差別是:竹科是以吸引臺灣學生歸國服務為主,并非以世界各國的科技人才為目標。為此,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國鼎,力排眾議,在科學園區設立雙語實驗中學及幼稚園,讓歸國學人的子女可以在地就學,減輕他們的后顧之憂。
圖為竹科
由于竹科以電子代工服務為主,缺乏原創性,因為淪為加州硅谷的代工硅谷。又由于這些代工業伴隨著高污染的副產品,因此產生環保及健康的疑慮。今年政府陸續在臺灣中部及南部設立科學園區,雖然為中南部帶來工作機會與稅收,但因為民眾環保意識抬頭,致使許多有污染疑慮的加工業,無法順利進駐園區。
從臺灣硅谷竹科園區的成長經驗可以預測到,未來如果推動亞洲硅谷計劃,可能會遭遇到種種問題。
首先,亞洲硅谷限定在桃園一地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土地的取得受到極大限制。臺灣面積不大,又有高速鐵路縱貫南北,這是加州硅谷所遠遠不及。幾十年過去了,加州連一個可以連接南北的高速鐵路都沒有,也沒有捷運,全得開車進出,造成硅谷地區的交通日夜打結。因此不妨將臺灣西岸籍由高鐵連結,打造成一個科技走廊,有足夠的腹地成為亞洲硅谷。
其次,臺灣有十分完整的供應鏈,可迅速提供小批量試做的樣品,這也是加州硅谷做不到的。加州硅谷很多的小批量樣品,還得遠赴臺灣或中國大陸來試做。衛星工廠已經沿著臺灣西部走廊形成聚落:北部適合成為通訊、電子、半導體、物聯網、軟體產業;中部適合作為精密機械、模具產業、自動化;南部適合作為生技。精致農業等。如果按照上述的核心技術分工,中南北各地區便可根據產業需要,與當地的高鐵、??啤⒋髮W進行產官學合作,設立相關的職訓中心,解決人力缺乏問題。
再則,要輔助亞洲硅谷中的新創公司創業,政府需要提供足夠的資金。國發會固然可以發行天使基金來協助,但仍遠遠不足。如果能夠鼓勵世界各國,包括陸資,來臺灣成立創投公司,未來可在臺灣、香港、新加坡、美國或中國大陸新三板上市,必然可以讓亞洲硅谷更具吸引力。但需要專業人士對新創公司進行上市準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新政府必須采取比現在更開放的政策,讓世界各國的人才,包括中國大陸都可以自由進出,在居住、薪資、醫療、保險、子女教育等方面,對各國前來的尖端科技人才,提供無差別優越待遇。既然是亞洲硅谷,就必須廣招亞洲各國的企業與人才進駐,如中國大陸的基礎科研人才、印度的軟體、香港的商業設計人才、新加坡的財經人才等,否則臺灣教育系統每年產生的畢業生,充其量只能作為人力,非但數量有限,也非專業且具多國語言能力的人才。
態度決定高度,開放的胸襟和高度的前瞻性才能將臺灣代工廠業徹底翻轉,進而脫胎換骨。
(部分資料來源:馮忠鵬 中國時報)
來源:NEPCON
2016 NEPCON China觀眾預登記途徑:
發送短信“CNH+姓名+公司名”至106900297333即可登記參觀NEPCON China 2016并收到詳細展會資訊。
參觀熱線:
國內觀眾:4006505611或86-10-5763 1818; 國際觀眾:86-21-2231-7011
關注官方微信服務號:NEPCON_CHINA; 官方微博:NEPCON China電子展
NEPCON China 2016詳情請訪問:www.nepconchina.com
關于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
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是勵展博覽集團的下屬公司。勵展博覽集團在世界各地擁有3,700名員工,在43個國家舉辦500多個展會項目,其展覽及會議組合為跨美洲、歐洲、中東、亞太和非洲地區43個行業部門提供服務。2014年,勵展博覽集團舉辦的展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700余萬名參與者,為客戶達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業務交易。勵展博覽集團是勵訊集團(RELX Group)的成員之一,勵訊集團作為專業信息和工作流程方案提供商,覆蓋科學、醫療、法律、風險管理以及B2B商業領域。
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歷經30多年的快速發展,在華已擁有九家出色的成員公司:勵展博覽集團中國公司、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勵展華博展覽(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勵展華群展覽有限公司、上海勵欣展覽有限公司、北京勵展光合展覽有限公司、勵展華百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河南勵展宏達展覽有限公司和上海勵擴展覽有限公司。
目前,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在中國擁有500多名員工,服務于國內12個專業領域:電子制造與裝配;機床、金屬加工與工業材料;包裝;生命科學與醫藥、保健、美容與化妝品,休閑運動;禮品與家居;汽車后市場;生活方式;博彩;出版;地產與旅游;海洋、能源,石油與天然氣;廣播、電視、音樂與娛樂。
2014年,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主辦的50余場展會吸引了100萬余名觀眾以及近4萬余名參會代表出席;在我們的展會上,共有3萬多家供應商參與展示,其展位面積總計超過16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