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最新研究發現,盡管許多汽車和工業設備企業計劃投資于智能化機器和人工智能技術,以建設“員工互聯網”(Connected Industrial Workforce),并將其納入提高生產率的戰略,但他們尚未采取應有的措施來充分發揮人機協作的潛能。
報告發現,建立“員工互聯網”已成為大多數(94%)汽車和工業設備制造企業業務戰略的一部分。受訪管理者們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企業將最高花費四分之一的研發資金,投資于“員工互聯網”相關技術。其中,汽車制造企業和工業設備企業的投入分別有望達到1810億和390億歐元。
雖然參與調研的制造企業普遍認為建立“員工互聯網”影響深遠,但埃森哲的研究發現企業可能無法最大程度地從其投資中獲取競爭優勢。例如,只有不到四分之一(22%)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已經就如何挖掘“員工互聯網”的潛能采取了具體措施; 85%的受訪者坦承其企業是數字化的追隨者或落后者,并非領軍者。
相關技術能力不足是阻礙企業部署“員工互聯網”的因素之一。76%的受訪者認為“員工互聯網”會對企業的數據安全性帶來中高程度的風險;72%的受訪者認為它對系統的復雜性和安全性也構成中高度風險。此外,超過三分之二(70%)的受訪者認為熟練技工的短缺也構成中高度風險,影響企業實施其“員工互聯網”戰略。
埃森哲資深董事總經理、工業主管埃里克·謝佛爾(Eric Schaeffer)指出:“領先制造企業正通過積極投資于數字技術來獲取競爭優勢。他們在打造‘員工互聯網’方面的投資額幾乎是落后企業的兩倍,并計劃在未來五年內繼續加大投資。我們還注意到,落后企業對于部署技術建立‘員工互聯網’缺乏信心,這同樣會威脅到他們的競爭力。”
大多數(85%)受訪者預計,制造業的技術關注焦點將從人轉向人機協作,即協作型機器、增強現實設備和自主機器通過組合,構建成為一支更有效率的團隊。許多受訪企業都將提升團隊效率的能力作為投資焦點。例如,自動導引運輸車是一款可以在生產設施或倉庫中運送物資的移動機器人,目前它已經占據了受訪企業在該領域的半數投資,且未來比例還將進一步擴大。在未來五年中,這些企業還計劃加強對協作式機器人和增強現實設備(如智能眼鏡、智能頭盔)的投資。
為了應對安全隱憂,許多受訪企業都投入大量資金對其現有IT基礎架構進行升級,確保實施“員工互聯網”戰略不會引起安全風險。在引領“員工互聯網”創建的受訪企業中,89%的企業已開始雇用新人才來彌合技能的缺口。
1 2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