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3D打印……一系列前沿性科技正在普及和應用,但中國制造業市場無疑更像是還處在概念炒作階段,企業對這些智能科技應用積極性不高。中國工業企業的智能制造潛力如何進一步激發?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艾家瑞在深入研究中國企業運營轉型、制造業戰略、等問題的基礎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在特斯拉號稱全球最智能的生產車間中,除了150臺機器人外,已經難再找到工人的身影。從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組裝,其生產自動化程度已接近百分之百。作為美國智能制造的標桿性企業,特斯拉之所以耗巨資投建這一“超級工廠”,看重的無非是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未來價值。相對于中國制造業的觀望和遲疑,美國工業企業的迅速布局,已然對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從長期來看,中國智能制造業的潛力正在被低估。”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艾家瑞接受《國資報告》記者專訪時表示。然而,佐證艾家瑞這一觀點的現實是,伴隨著工業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3D打印……一系列前沿性科技的普及和應用,中國制造業市場還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企業應用積極性普遍不高。
以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的正式出臺為標志,中國版的“工業4.0”開始從概念構想逐漸向實際深入。中國傳統制造業企業在猛然襲來的一股革命浪潮中,不斷尋找升級的突破口和關鍵點。2016,進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元年,中國工業企業的智能制造潛力如何進一步激發?對此,艾家瑞在深入研究中國企業運營轉型、制造業戰略、等問題的基礎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中國制造業數字化剛開始
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支撐點和方向,其實現基礎在于數字技術與工業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梢哉f,中國數字化發展現狀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智能制造戰略能否成功。
在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一份名為《中國的數字化轉型:互聯網對生產力的增長與影響》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以iGDP指數來衡量互聯網對中國GDP的拉動作用,其統計結果顯示中國的數字化進程已經走在了一些發達國家之前。
“中國在過去十年里,經歷數字化的轉變。而這一波數字化浪潮主要是消費者主導。目前,中國已擁有7億互聯網用戶,占據世界40%的電子商務市場,并且形成了良好的互聯網創新環境,這些都為中國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基礎?!卑胰饘τ浾弑硎?。
“然而,換個視角來看,中國企業端對于數字化轉型的拉動作用仍有巨大空間,尤以工業企業最為顯著?!卑胰鹧a充道。
以云計算技術利用率為例,中國企業僅為美國企業的三分之一。以機器人在勞動者中所占的比例而言,中國僅為韓國的10%。美國高達70-80%的中小型企業,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營銷、采購等,而中國這一比例僅為20%-30%。
因此,在艾家瑞看來,相對于歐、美、日、韓等世界制造強國,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分析其原因,他進而從四個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1 2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