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產業分析>擋住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七個難關

          擋住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七個難關

          發布時間:2017-04-27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工業機器人 國產機器人 四大家族

          導  讀:

          國外“四大家族”占據了中國工業機器人大部分的市場,國產機器人發展遠不如國外,下面這七個難關就擋住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

          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國外“四大家族”占據了工業機器人大部分的市場,國產機器人發展遠不如國外,其中發展難題眾多,下面這七個難關就擋住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

          1.通用性

          工業機器人可編程,支持多自由度運動,因此應用較靈活。雖然不及人類,但相對于很多工業自動化常見的專機(專為一類工業應用或一家客戶定制的機電集成方案),工業機器人還是靈活多了。工業應用改動不太大時,是可以通過機器人重新編程來滿足新的需求,而無需在硬件上再做大量投資。但相應的,它的相對不足會是效率。畢竟專機是為一個應用定制的,因此雖犧牲通用性但實現了效率優化,在產量這個客戶非常關心的指標上能完成地很好。

          2.機電性能

          工業機器人普遍能達到低于0.1毫米的運動精度(指重復運動到點精度),抓取重達一噸的物體,伸展也可達三四米。這樣的性能雖不一定能輕易完成蘋果手機上一些“瘋狂”的加工要求,但對絕大部分的工業應用來說,是足以圓滿完成任務。隨著機器人的性能逐漸提升,以前一些不可能的任務也變得可行起來(如激光焊接或切割,曾需要專門的高精度設備來指導激光的走向,但隨著機器人精度的提升,現在也變得可依賴機器人本身的準確運動來代替了)。但相比傳統高端設備,如高精度數控機床,激光校準設備,或特殊環境(高溫或特低溫)設備等,工業機器人尚力不能及。

          3.人機合作

          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是關在籠子里工作的,因為它實在危險(想象一個抓著幾十或幾百公斤的家伙以四米每秒的速度甩著,誰也不想靠近吧)。主要原因是一般機器人,基于成本與技術的考慮,不會集成額外的傳感器去感知外部的特殊情況(如突然有人觸碰),它只會“傻傻”得照著人類編好的程序日復一日的動著,除非有外部信號告訴它停止。所以常見的方案就是為機器人配備籠子,當籠子門打開時,機器人收到信號便自動暫停。對安全的考慮,自然給機器人集成帶來了很多額外的成本,籠子可能并不貴,但畢竟要為此仔細考慮產線排布,增加產線面積,改變人機合作方式等,從而影響生產效率。所以最近比較受關注的工業機器人都以能安全地和人一起工作“為榮”,如RethinkRobotics的Baxter,UniversalRobots的PR系列,以及很多傳統工業機器人巨頭(ABB,kuka,Yaskawa等)的半概念半成品的機器人。而從產業需求看來,已通過傳統工業機器人解決了對精度速度重量等自動化需求后,也的確是時候開始滿足人機安全合作了。

          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國產機器人

          4.易用性

          傳統機器人的工作本質就是不斷地走一個個的路徑點,同時接收或設置外圍的I/O信號(老和其他設置如夾具,輸送線等合作)。而指導機器人這么做得過程,就是機器人編程。幾乎每一家領先公司都有自家的編程語言和環境,從而需要機器人操作者參加學習培訓。當機器人適用范圍增廣后,這個成本開始顯現了。

          這些廠商是有理由維護自家的編程環境的,一來工業機器人四十年前就開始規模化做了,那時還沒有什么面向對象等現在廣為熟知普遍認同的主流先進編程理念,二來萌芽階段自家技術難免會和競爭對手不同,維護一個編程方式也無可厚非,三來因為他們的大客戶往往也是傳統的工業大客戶,如大汽車廠商,這些客戶求穩,自然不希望你機器人過幾年就趕個熱潮變換編程方式,搞得他們還得扔掉幾十年的經驗,重新花大錢培訓學習。

          當然在業界,大家早已思考編程可否做的直觀簡單些,但在傳統廠家中除了一次次地概念性的展示外(如利用外骨骼,3D圖像,虛擬現實,iPhone等等),一直沒什么商業實用進展,以至于大家再聽到“簡易編程”等關鍵詞都想吐了。

          但慶幸地還是有后來者敢于挑戰,也從零開始做出成就,并成為被認可的賣點。對,說的就是RethinkRobotics和UniversalRobots!這也鮮活地論證了創新者窘境里為什么顛覆性技術往往不會在領先企業中成功(盡管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卻總是被后來挑戰者發揚光大。因為領先者在顛覆性技術上每走遠一步,就往往離自己的鐵飯碗遠離一步,內外部阻力都很大!

          不管怎么,機器人的易用性開始得到重視,如何能讓人不經任何(或過多)培訓,就能像玩iPhone一樣很快玩轉機器人,已經變成大廠商們開始大力投資的方向來。

          5.成本

          機器人的成本從小型號的幾萬RMB到大型的上百萬RMB都有。這個成本自然低于高端專業制造設備,但也可能會高于國內小集成商們拼湊出的自動化方案來。但從一直來西方工業界及近幾年國內制造業對機器人的歡迎程度看來,說明機器人自動化的經濟優勢普遍到了一個臨界點,超過了其他替代方案(人工,或專機),看來這個成本還是值得的。

          其實要走傳統機器人的老路,那硬件成本降低空間不大。工業機器人基本是一個開環的運動機構,靠的就是電機和齒輪箱的高精度配合。而大部分領先廠商的這些關鍵零部件都是從日本幾家廠商那買的,(這也是國內公司自己制造的機器人,買同樣的零部件,也不會便宜多少,因為日本廠商不會為了你這點量給多少折扣)。除非中國零部件制造商能靜下心來,努力追趕上日本人的技術,從而以價格優勢打破多年來的壟斷,才能真正促進國內機器人廠商的發展。

          另一個就是另辟蹊徑,追求其他技術和市場。如RethinkRobotics當時甚至考慮用塑料的齒輪箱來降低成本,而通過視覺來彌補運動精度損失,就像人的眼睛來輔助手的精微操作一樣。但畢竟不能一步登天,所以Baxter機器人暫時在精度和速度上完全無法與傳統機器人相比,但在它能處理的物料抓放的應用中,卻也足夠了。也許隨著Rethink的努力,會在硬件較差的情況下,通過軟件的智能化彌補,來達到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競爭的程度(那就是真顛覆這些傳統大廠商了)。

          6.智能性

          之所以將智能型放在最后一點,因為相對現在市場對機器人的主流需求(即強,快,準),它暫時還不是最迫切的。這也體現了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優勢(任勞任怨,保質保量,是個“干活”的好手)和不足(但很“笨”,老得讓人教)。但不代表智能型不重要,相反企業已經開始做技術投資了。比如怎么讓機器人更好的理解人的指揮意圖,相對自主的去理解并規劃任務,而不需一個點一個點得讓人告訴它怎么走;如何讓機器人在外圍環境發生變化下(光線變暗影響圖像識別,傳送帶上物品有損壞需要特殊處理)自動適應;如何通過觸覺視覺聽覺等感知判斷零部件的裝配質量,等等。

          這方面美國人做的比較好(當然他們也是避實擊虛,因為傳統工業機器人硬件上的技術和市場已基本被日本歐洲企業統治),ROSIndustrial,RethinkRobotics等都在做有領先的嘗試。

          7.人才匱乏

          工業機器人順應時代發展,行業前景廣闊,然而,該領域人才供需失衡的矛盾正日益凸顯。一方面是機器人廠商、系統集成商以及汽車加工制造業求賢若渴,另一方面是人才供給不足,難以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對近年來國內機器人產業所表現出來的爆發性發展態勢,高校、職校等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仍然滯后,盡管一些機器人廠商提供相關培訓,卻存在品牌針對性過強,推廣力度不足、配套設施不足以及培訓網點有限等短板,難以達成系統的教學流程,尚不能與全國各地求學者的需要很好地契合,導致眾多有志投身機器人行業者求學無門。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vfpl5lrh6r7.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能源行業發展的過去現在將來

          下一篇:人工智能商業化會分三步走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新聞
          工業機器人 國產機器人 四大家族
          • 國產工業機器人火熱背后的思考

            如果關注國產機器人領域的相關新聞,可以看到非常矛盾的現象,一方面是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一方面卻是企業營收的黯淡、技術發展的掣肘。人們常常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這種現象,然而,仔細分析,卻不盡如此,在火的背后,仍然是冰。

          • 國產機器人下一站:人機協作

            “人機協作”繼續成為討論的熱點。朱森第把“人機協作”作為國產機器人從工業機器人進化到智能機器人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 冰與火背后:國產機器人如何打破僵局破圍而出?

            國產機器人產業要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在清醒的自我認識以及對外部環境的準確判斷上。目前,國產機器人產業仍然需要加大研發力度,由注重產量向注重質量方向轉變,防止高端產業低端化。國產機器人企業如何打破僵局、破圍而出,仍然任重道遠。

          • 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外資品牌占市場70% 國內廠商位列第三梯隊

            在市場方面國內工業機器人呈現很高的市場集中度,2015年外資品牌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其中僅四大家族就占據了超過50%的份額。我們也能看到國產機器人的崛起,2016年中國國產機器人銷量為2.9萬臺,同比增長30.9%,市場占有率達到32.6%的歷史新高。目前廣州啟帆、埃夫特、新松、埃斯頓、廣數控和新時達五家廠商起步較早,都

          • 新時達4.05億收購之山智控

            國產機器人領域又有大動作!日前新時達宣布,擬以自有資金合計4.05億元收購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之山智控100%股權。新時達表示,并購之山智控,有利于公司運動控制產品線的擴展,進一步完善機器人與運動控制系統產業鏈布局。

          • 聚焦兩會自動化行業:工信部稱2020年國產機器人將占45%市場份額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到2020年,計劃培育3至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至10個配套產業集群,高端機器人方面國產機器人占到45%左右市場份額。工業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將提升我國工業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保持和提升我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 國產機器人成本與性能難兼得

            人力成本上漲的確是汽車公司決定采用機器人的一個重要考量。同國外進口機器人相比,國產機器人在加工精度、運行的穩定性上都稍顯遜色。”生產管理者認為,國產機器人最大的優勢體現在價格上,一臺國產的焊裝機器人價格在10多萬元,進口機器人的價格則是其好幾倍。不過較低的價格帶來的是較差的使用體驗。“我們公司在2012

          • 國產機器人前景

            海外企業在我國機器人市場已顯出壟斷態勢,超過70%的占有率不僅在現有盈利空間上對我國企業造成擠壓,從技術到市場都可能對國產機器人前景形成“圍困”局面。

          • 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壟斷何時休?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ABB,發那科,庫卡,安川常被人并稱“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占據了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幾乎壟斷了機器人制造、焊接等高階領域。作為工業物聯網的標配,我們很有必要去了解它們公司基因,產品優劣勢分別是什么,在工業物聯網中有哪些應用?

          • 佛山世界機器人大會四大家族同臺競技

            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展暨智能裝備產業大會(簡稱佛山世界機器人大會)10日在廣東佛山揭幕,包括號稱世界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和德國庫卡公司在內的120多家企業,同臺展出全球最尖端的機器人和智能裝備。

          猜您喜歡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97大香伊在人人线色|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真实乱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本大道香蕉最新在线视频|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华人在线视频| 娇BBB搡BBBB揉BBBB|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欧美成人第一页|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黑人|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人人澡人人透人人爽| 美女扒开内裤羞羞网站|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视频| 在线看片你懂的|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五月婷婷六月天|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理论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