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召開的2017浙商人工智能峰會上,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以“人工智能2.0”為主題,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現狀,預測了未來發展趨勢。那么,中國人工智能2.0的重點方向在哪?
“與1956年人工智能始于美國學界不同,近年來人工智能在國內外的迅速升溫始于產業界。”潘云鶴說。2011年至今,谷歌、微軟、英特爾、蘋果等巨頭已累計收購140余家AI領域的創業公司。谷歌2014年以4億英鎊的高價收購DeepMind公司,研制的AlphaGo于2016年戰勝圍棋世界冠軍,今年初又取得60連勝。中國的百度公司、華為公司也在緊緊跟上,這些都令人工智能受到全球產業界、學界乃至全社會的熱議。
“目前,中國人工智能正在進入2.0時代。”潘云鶴分析稱,其技術特征表現為:從傳統知識表達技術到大數據驅動知識學習,轉向大數據驅動和知識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從分類型處理視覺、聽覺、文字等多媒體數據,邁向跨媒體協同認知、學習和推理的新水平;從追求“智能機器”到高水平的人機協同融合,走向混合型增強智能的新計算形態;從聚焦研究“個體智能”到基于互聯網的群體智能,形成在網上激發組織集體智能的技術與平臺;從擬人化的機器人轉向更加廣闊的自主智能系統,從而促進改造各種機械、裝備和產品,走上智能化之路。
去年以來,大量資本涌入加速了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的結合。但在潘云鶴看來,這一輪的人工智能與60年前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來的時候是不一樣的,首先是企業開始進入,“未來,人工智能介入的產業規模將非常巨大,因為它是將現有的信息產業向前推進。”
“人工智能技術必將出現一個大的發展浪潮。”潘云鶴說,此前,中國工程院在開展諸如智能城市、大數據、智能制造等重大咨詢項目后,發現全國有400多座城市在建設智能城市,搜索引擎、圖像識別等領域市場規模巨大,需求旺盛。“中國工程院于2015年決定設立‘中國人工智能2.0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我們認為,人工智能不僅會有量的大發展,而且將進入一次質的大飛躍。”潘云鶴表示,這次升級對人工智能的方法論有較大改變,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應該進行前瞻性研究,盡快布局,率先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