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一體化的提出實際上意味著目前的港口建設進入一個轉折期。原有的港口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現在需要通過整合來提高效率。促進港口一體化,成為多地做足海洋經濟文章的關鍵一筆。
港口一體化的提出實際上意味著目前的港口建設進入一個轉折期。原有的港口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現在需要通過整合來提高效率。
促進港口一體化,成為多地做足海洋經濟文章的關鍵一筆。
消息顯示,遼寧港資源整合方案于日前披露,珠江流域港口資源整合方案也有望年底出臺。
而從海洋經濟的主要承載區來看,上海、浙江、山東、廣東、福建、河北等地都將整合港口資源作為海洋經濟“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
今年5月份出臺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指出,“推進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南沿海、西南沿海等區域港口群建設,拓展開發國際航線和出海通道,對接全球互聯互通大格局。”
要真正實現“互聯互通”,推動港口一體化改革是繞不開的話題。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目前,國內港口一體化的程度仍然相對較低,這涉及到各地資源稟賦、港口運營機制、當地產業結構以及區域協調等問題。資源整合的需求是確實存在的,亟待更高層面的頂層設計出臺。
多地整合省內港口資源
基于港口與產業發展、對外貿易的密切關系,多地在布局海洋經濟中越來越重視港口資源的利用,并強調全省“一盤棋”格局。
近日,浙江省印發了《2017年度浙江海洋經濟發展重大建設項目實施計劃》。投資規模排在前兩位的舟山和溫州,列入今年實施計劃的項目中,基礎設施和港航物流服務項目最多。如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舟山馬跡山三期碼頭工程、溫州甌江北口大橋、樂清灣港區鐵路支線建設工程等,均有港口資源建設密切相關。
浙江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查志強向記者表示:“港口資源是海洋經濟的重要依托,無論是重化工業、裝備制造業,還是現代物流等服務業,都和港口建設相關。以浙江為例,舟山自貿區能夠落地、全產業鏈得以不斷延伸,也是因為有寧波舟山港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港口資源優勢。”
“十三五”期間,浙江指出,將按照全省港口一體化發展要求,堅持互促共進,合理確定港口功能定位,統籌推進浙東南沿海港口和浙北環杭州灣港口建設,與寧波舟山港形成一體化、協同化發展態勢。
福建則表示要整合港口資源,推動核心港區整體連片開發,提升港區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做大做強港口龍頭企業。
而廣東不僅要形成以珠三角港口群為主體,以粵東和粵西港口群為兩翼,主次分明、分工合理的集群化港口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珠三角港口群一體化發展,還要構建對接港澳、聯通西江、服務泛珠三角的世界級港口群。
此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將港口建設與打造物流網絡相結合。
比如,山東提出,要著力打造現代港口集群,完善港口物流服務網絡,打造立足東北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航運樞紐。江蘇則強調江海聯運,推動南京海港、空港、高鐵港功能一體化,將南京打造成長江流域航運物流服務綜合樞紐。海南在港口方面則要打造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與物流中心。
港口一體化“知易行難”
記者發現,全國范圍內的港口資源整合早已不斷推進。
南部有粵港澳大灣區,廣州、珠海等地的港口企業已有意識地在做整合港口資源的工作;東部有寧波舟山港集團,著力實現寧波舟山港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一體化;北部有津冀港口投資公司,目標是統籌利用天津、河北兩地的港口資源和航運要素,現又有遼寧港口集團呼之欲出。
更多的集團公司也在醞釀之中。“十三五”期間,江蘇提出要以沿海、沿江主要港口為主樞紐,組建省港口集團,加快形成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港口物流發展格局。山東鼓勵以資產為紐帶,以互利共贏為目標,推動港口資源加快整合,打造特大型組合港口集團,形成整體合力。
“多數地區是由一個集團公司在協調管理,但由于行政區劃不同,港口具體運作仍然相對獨立。但就港口本身運營而言,目前國內還有沒有真正形成一體化。”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原水運經濟科學研究所負責人壽建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復旦大學城市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周偉林指出,港口一體化的提出實際上意味著目前的港口建設進入一個轉折期。原有的港口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現在需要通過整合來提高效率。其難點在于:完全依靠市場,要價太高;完全依靠行政合并,可能是無效的。“考慮到土地、碼頭、岸線等資源協調,省內整合比較容易,理想的跨區域一體化還比較困難。”
周偉林進一步表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頂層設計來統籌規劃,再加上市場本身的選擇,才會有最有效的結果。
那么,整合的棋子該如何落下?壽建敏表示,最大突破是港口運營管理方之間的相互合作。后續可以依靠平臺建設打破聯通障礙,包括信息平臺建設、資源共享等。目前來看,長三角通過區域聯席會議的召開,考慮到各地功能分布、集疏運體系建設等,在市場慢慢發育成熟的基礎上,有望做到無縫對接,提高聯動效率。
江蘇方面就表示,“十三五”期間,將推進海洋產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打造海洋空間地理信息系統和海洋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和港區對接,推動電子口岸互通和信息共享。上海海洋經濟的主要承載區臨港地區也提出,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增強港口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以較早進入一體化實質運作的寧波舟山港為例,2016年完成貨物吞吐量為9.18億噸,穩居全國第一大港口地位。其在規劃中就很早提出智慧港建設,依托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動港口信息數據聯網和標準化建設,實現港口信息互聯互通,加快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
與此同時,查志強也表示該地的一體化具有其特殊性,“寧波港和舟山港本身處于同一港域,協調起來相對容易。在各地今后的規劃中,應當考慮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港域條件、自然資源的一致;二是承載的吞吐貨物結構的類似。”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5月1日,記者從天津港集團獲悉,“交通電子口岸天津分中心”在天津港正式揭牌。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最新消息稱,未來5年,國家將投資4000億元,重點支持珠江三角洲等三大區域的沿海港口建設,深圳港位列其中,其發展的主導方向是建成一個集裝箱樞紐港。 根據國家發改委規劃,長江三角洲區域港口將重點建設集裝箱、進口鐵礦石、進口原油中轉運輸系統和煤炭卸船運輸系
海洋經濟是21世紀各國競相發展的重點產業,中國也不例外。作為海洋產業的一部分,水下機器人日益受到投資者關注。以目前全球對海洋開發的熱度,以及水下機器人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在未來十年內有望形成一個將近百億規模的市場。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