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7中國(南京)國際物料配送、搬運及物流信息化展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一批智能分揀、搬運設施、智能搬運機器人紛紛亮相。其中,作為國內首創的“無二維碼視覺導航物流機器人”也亮相在展會現場,這種智能機器人充電兩小時,可以工作4小時,價格相當于一輛十五六萬元的私家車。
“雙十一”的時候,由于快遞集中、場地受限、人手不夠等問題,不少快遞企業會出現“爆倉”的情況。而一個快遞包裹從寄件人到收件人的旅途中,會經歷卸貨、單件分離、識別、分揀、投遞等環節,目前主要依靠人工作業。在展會上,就有企業推出了自動化分揀系統,單件分離一項就可以做到日處理1萬件。“現在不少快遞企業還是使用人工做單件分離,或者卸貨的時候靠工人一個個地往傳送帶卸。”工作人員介紹說,使用他們的分揀系統,只要在前端裝上識錄系統,系統會根據設定好的程序,比如識錄系統讀取到快件是發往北京的,就會直接把快件分流到北京方向的小車內,節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快遞行業還有一個特點是白天收寄、晚上分揀,用了自動化設備后,可以提高場地運用效率,縮短分揀時間。目前,南京的EMS分揀中心已經使用上該套設備,每小時能處理9.6萬件快遞包裹。
展會現場,一家科技企業開發的智能搬運機器人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作為國內首創的“無二維碼視覺導航物流機器人”,它正不辭辛苦地在場地內來回搬貨物,別看身形不大,但一次能扛起1噸重的物品。
為何稱作“無二維碼視覺導航物流機器人”?據研發人員胡勇介紹,一般電商倉儲體系中使用的是二維碼機器人,即在倉庫地面貼上二維碼形成矩陣,但一旦二維碼破損或弄臟就容易出現問題。而視覺導航機器人是通過拍攝地面的圖像特征來自動識別并工作。“即使在復雜的生產環境下,譬如地面上掉了廢屑或灑了一些機油,它也能自己更新并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