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近日在洛杉磯參加米爾肯全球大會時,從城市交通產業變革角度,對滴滴利用大數據和算法,著力發展智慧交通的戰略方向進行了闡述。她表示,共享資源能夠在環保、交通效率和城市生活空間變化方面解決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
在環保方面,柳青表示,滴滴目前的乘客通過順風車和拼車服務,分享600萬次行程,每年可以節約140萬噸碳排放。
此外,柳青還表示,共享出行還能推動
新能源車的普及。她介紹稱,滴滴平臺目前已有20萬輛左右的電動車輛,每年替代碳排放相當于300多個紐約中央公園。五年內,該數字將提高到100萬。柳青表示,這是共享出行興起之后,公民和企業自主進行的選擇。
柳青著重介紹了滴滴通過交通大數據,與濟南市合作改善當地紅綠燈管理的案例。由于濟南市主干道經十路原有的紅綠燈管理與實際交通動態不匹配,高峰期6個路口的通行時間長達40分鐘。在引入滴滴的車輛浮動大數據和算法之后,同路段的時間從40分鐘下降到30分鐘左右。
柳青表示,滴滴目前已經和15個城市展開了類似實驗。她認為,如果類似技術能夠擴展,全世界都可以從交通擁堵中積攢出更多時間。
實際上,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去年的公司年會上,就已經將智慧交通列入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當中。而在今年年初,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長文嵩也在第六屆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現場表示,包括智慧誘導屏、智慧公交、智慧代駕熱力圖、“互聯網+信號燈”在內的指揮交通項目,已經在深圳、貴陽、武漢等城市落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滴滴出行上周宣布完成5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而其擁有的大數據及其應用前景,被廣泛視作是公司融資成功的原因之一。早在去年,蘋果向滴滴投資10億美元之后,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就曾向媒體表示,蘋果看上的是滴滴的海量數據,及其大數據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