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國務院出臺《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2018年2月,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設立。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已經到來,這是我國探索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必須緊緊抓住。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由于缺資金、缺標準、缺安全和缺人才等行業痛點的存在,工業互聯網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滲透率仍較低,部分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轉型意愿不強,行業布局仍面臨諸多“梗阻”。專家指出,應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通過樹立行業標桿形成示范效應、搭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資源池增加技術供給、制定數據格式和接口國家標準、強化信息系統和數據安全“兜底”等措施破解發展難題,推動工業互聯網布局。
工業互聯網迎戰略機遇期
生產線的工人數量從160人降到51人、換型時間從45分鐘降到9分鐘、信息化品質控制點從6個增長到108個……得益于設備互聯、人機互動帶來的高效協同,位于廣州南沙的美的空調智能工廠通過使用全智能生產線,實現效率和品質的雙重提升。
“智能制造的優勢顯而易見。雖然我們的工人數量在遞減,但是我們產品的峰值卻在遞增,產品交貨期在遞減?!泵赖募矣每照{事業部南沙工廠總經理汪小進說。
如今,美的集團將這套智能制造系統打造成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向市場,已應用到家電、汽車、零售、紡織服裝等八個行業的50多家企業。與美的一樣通過工業互聯網幫助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實踐方興未艾。
“工業互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構建起數字化工廠,助力更多制造業企業扶‘云’直上,提質升級。”美云智數智造云事業部經理陳昕樂說。
工業互聯網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革命,其核心是通過數據應用與智能連接,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創造精準供給。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我國探索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必須緊緊抓住此次機遇。
“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仍處于格局未定的關鍵期、規?;瘮U張的窗口期和搶占主導權的機遇期,需要國家在戰略層面統籌推進,與發達國家基本同步部署?!敝袊畔⑼ㄐ叛芯吭涸洪L劉多說。
我國在2017年11月發布了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國家戰略,隨后包括江蘇、浙江、廣東在內的多個制造業大省也出臺了實施方案和扶持政策。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仍面臨巨大挑戰。目前,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正在重塑全球產業新格局,美、德、日、法等發達工業國家較早意識到這場由互聯網點燃的數字化革命將為制造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正從國家戰略層面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向全球拓展,搶占工業大數據入口主導權,整合各方資源構建產業生態,鞏固壟斷地位,這對我國制造業的數據安全乃至國家安全均造成巨大壓力。
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工業解決方案中心經理李芳說,在WTO規則下,國外先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中國在所難免,“加快培育發展本土工業互聯網平臺,完成國內市場布局已迫在眉睫。”
行業快速布局仍面臨痛點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起步較早,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面臨差距,主要表現為關鍵基礎能力不足、生態構建能力不足和保障支撐能力不足三個方面?!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哒{研發現,工業互聯網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滲透率仍較低,行業布局仍面臨缺資金、缺標準、缺安全、缺人才等諸多“梗阻”。
——成本高等因素導致中小企業轉型意愿不強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地區在推廣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出現企業不急政府急的“一頭熱”現象,不少企業仍在觀望。多位業界人士反映,這種“觀望”主要是由成本問題、技術成熟度問題、新技術應用模式還在探索期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
“制造業天生不是數字的,而是物理的。工業設備數字化改造和數據聯網是第一步,但這往往意味著巨額資金的投入?!标愱繕氛f。
據了解,設備數字化改造需要的前期投入較多、回報不明確、相關補貼不能及時到位讓很多企業不敢輕易嘗試,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而政府現在的扶持模式多為事后補貼,“很多企業不愿意在設備數字化改造及‘上云上平臺’上增加投入,而更愿意把錢投入到對供應鏈、現有產品的簡單技術升級上?!标愱繕氛f。
同樣,李芳在面向企業的實際服務過程中發現,部分制造企業更在乎近期的投入產出,“比如廣東某刀具生產企業,至今仍是人工生產線,企業負責人雖然覺得工業互聯網是個很好的方向,但眼前設備改造投入過多,所以暫時沒有‘上云’的計劃?!?
此外,相比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更注重技術的可靠性、穩定性,因此技術成熟度成為眾多制造業企業決定是否“上云上平臺”時的一大考慮因素。
另外,工業互聯網作為一種新技術,它的應用模式還在探索中?!皩χ圃鞓I企業而言,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滿足企業的原始需求,即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不解決這一點,企業的積極性不會高?!睆V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處處長蔣鯤說。
——標準不統一導致數據采集難度大
“沒有源頭端的數據采集,發展工業互聯網就是一句空話?!辈﹦撝悄苎b備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首席工程師黃土榮說,數據采集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前提,也是現階段的一大難點。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數據接口、格式標準不統一導致數據采集難的問題的確存在。
1 2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