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務省和經濟產業省最早將于2019年擴大對IT領域的外資限制。日本《外匯法》規定,在手機、個人電腦、半導體存儲器等制造業及軟件開發領域,如果認定會威脅到日本的安全,將中止外資的投資計劃。這是防止技術外流以及確保網絡安全的對策,與加強強硬姿態的美國保持統一步調。
日本《外匯法》從安保角度出發,對飛機、核相關、武器制造業等指定行業設定了投資限制。這些對象行業中還將加入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內存等制造業。預計包括軟件開發、信息處理服務等在內,共追加20個行業。
具體內容是,海外投資者獲取相關行業上市企業10%以上股份,或者獲取非上市企業的股份,需要事先向日本政府提交申請接受審查。如果發現存在問題,日本政府可以要求海外投資者調整或中止計劃。比如,設想海外投資者對日立制作所、NEC及松下等企業及關聯公司等進行投資等情況。
在數字化和全球化方面,海外投資者對于日本企業的發展不可或缺。最近,日本顯示器(JDI)決定并入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聯盟旗下,東芝存儲器將出售給貝恩資本等的日美韓聯盟。此次措施的目的是,在認為海外投資者的收購或出資存在巨大問題時,政府要展示出盡早加以干預的姿態。
日本采取上述舉措,是為了和歐美保持一致步調,提高網絡安全性。但如果投資者對于日本政府的做法產生警惕心理,或導致必要的投資遠離日本。政府在命令投資者變更或中止計劃時,顯示判斷基準的透明性十分重要。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8年8月著眼于中國,簽署了嚴格審查外資對美投資的新法。具體內容是從安保方面考慮,進一步限制海外國有企業等對美國重要技術和重要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此舉的目的被認為是進一步限制中國企業獲得技術。計劃在2020年2月之前全面實行。
歐洲國家也加強了相關對策,法國2019年1月在外國投資的限制對象中加入了半導體行業。
日本政府2008年針對英國投資基金TCI增購J POWER股票,首次根據《外匯法》下達了中止計劃的命令。考慮到核業務的重要性,展現出了強硬態度,但審查基準的不透明性也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