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導 讀:
新華社杭州10月6日電(記者方問禹、許舜達)浙江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長度達數公里的線路密密麻麻,縱橫交錯。這是支撐自動化生產的數據線,也是羈絆車間管理變革的障礙線:遷移難,排障難,升級難。 企業首席信息官費鐘海說,因為生產計劃變化,或者產品革新,車間生產線經常要調整,設備也隨之移動,但...,系統,紡織,網絡,工業,智能化,工業互聯網
新華社杭州10月6日電(記者方問禹、許舜達)浙江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長度達數公里的線路密密麻麻,縱橫交錯。這是支撐自動化生產的數據線,也是羈絆車間管理變革的障礙線:遷移難,排障難,升級難。
企業首席信息官費鐘海說,因為生產計劃變化,或者產品革新,車間生產線經常要調整,設備也隨之移動,但“有線局域網”布線“牽一發而動全身”,調整不易。而一旦線路老化、出現故障,排障更是費時費力。
這是工業車間的普遍狀況:地板、墻壁、天花板背后,多種型號、顏色、用途的電線和數據線,一捆捆綁在一起,總長度以公里計,單個車間布線總成本甚至高達數十萬元。
更普遍的“痛點”是,原有線路一旦鋪設,數據采集、傳輸、分析的容量、效率、穩定性已經定型,往往跟不上車間管理升級的腳步,即便安裝了新系統、新設備,但實際效能打了折扣,甚至變成“雞肋”,讓企業左右為難。
去年底,喜臨門在部分車間試用5G網絡,完成絎縫機、彈簧機、粘膠機等新舊設備的無線聯網和數據整合。
從“地面交通”到“空中航線”,5G帶來車間管理的一次革命。費鐘海坦言,試用5G網絡效果超出預期:既擺脫了“線”的束縛,單臺機床布線成本從3000元左右降到1000元以下,又明顯提高了車間網絡效率,直接帶動設備綜合效率提高20%,產品合格率提升11%。
“超大連接、超高速率、超低時延,5G通信的三大關鍵能力,構建了工業轉型升級的主陣地。”中國移動紹興分公司總經理熊宙實表示,當前我國制造業向著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加速邁進,現有連接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智能工廠日益增長的低時延、大數據、高同步精度、高穩定性的需求,“5G+工業互聯網”恰逢其時。
紹興是浙江省工業重鎮,紡織、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集聚。結合地方產業特征,中國移動紹興分公司以車間生產效能、物品流通管控、廢氣廢水監測、產品售后服務等為切入口,探索“5G+工業互聯網”,與印染、化工、紡織、家具、家電、醫藥等行業企業聯合展開32個實踐項目,其中多個項目為行業首例。
5G通信“超低時延”,為精細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帶來更高保障。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化學中間體、紡織印染助劑等,企業與中國移動紹興分公司、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反復測驗,實現車間DCS控制系統5G網絡連接,儀表電器、環境監測、消防預警等設備與生產決策系統聯通的靈敏度明顯提升。
閏土股份副總經理徐軍介紹,5G網絡應用后,通信數據時延約為15毫秒,企業生產因此直接受益,故障率下降36%以上,排障時間下降52%。
海亮集團、臥龍電機等企業也表示,5G網絡有力支撐智能生產、精細作業,高效銜接管理和生產,驅動工廠車間“減負增效”,展現較大的應用活力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