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這個新興概念一度火爆出圈,伴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引發各領域公司的加速布局。
距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已經過去四個月了,各公司布局元宇宙的情況如何?相關技術的發展會對普通人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記者了解到,3月6日,阿里巴巴安全部邀請了三位技術領域嘉賓,圍繞虛擬世界和AI風險治理與網友們展開交流。

(圖說:《2022元宇宙還香嗎》直播訪談現場)
三位技術大咖眼里的元宇宙
訪談中,游族網絡首席技術官李斌以游戲《我的世界》為例,介紹了在接近于元宇宙的游戲里,網友們可以自由建造屬于自己的“世界”。在游戲里不同城市建筑的樣貌被還原,“很多專業團隊已經加入到這個世界中,這里可以由一群人建造一些虛擬的,但具備藝術性、個性化的場景。”李斌說:“人們可以通過這些場景了解不同的文化、歷史、地理,并在這個場景中一起互動。”他認為之后會有更多網友加入到這種開放式虛擬世界的自由創作中,有更多更具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作品誕生。
淘寶Buy+ VR產品負責人云治向網友們描述了未來元宇宙中更加便利的生活和工作場景。譬如未來辦公時,人們可以不被電腦顯示器束縛,只要戴上VR或AR眼鏡,不同尺寸的屏幕便展現眼前,甚至可以隨意切換辦公場景。在進行家居裝修時,可以用虛擬現實設備投射出喜歡的設計方案,直觀體驗設計效果。人們還可以置身于各類動漫場景中,與動漫人物零距離接觸,或者與虛擬伴侶產生更直接的交互。
阿里安全高級算法工程師郎一寧表示:“元宇宙是更高維度的互聯網,它從二維的屏幕升級到沉浸式的互聯網空間。”從此以后,萬物皆可互聯,全世界都是你的屏幕;內容制造與分發的邏輯也將發生改變,更多普通人參與到內容創作中;可穿戴的設備也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更加便捷。
元宇宙里的“視覺欺騙”
虛擬世界帶來的體驗可以增加人們經歷的豐富性,讓人們獲得更多感受。但其中也會存在一些安全風險。如果技術可以做到與真人完全一樣的虛擬人,那以后我該如何證明“我”是我?
去年,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一場主題演講中,用一段14秒的“彩蛋”展示3D仿真模擬平臺的技術,制作出了黃仁勛線上廚房的完美虛擬復制品及其本人的數字克隆,騙過了眾多網友。
這種被稱為“視覺欺騙”的安全問題是近年來在AI應用領域新出現的風險之一。“什么是視覺欺騙?就是你以為眼中看到的是真的,其實不是,而是合成出來的。”阿里安全高級算法工程師郎一寧稱。
在視覺欺騙的風險下,人人都可能面臨肉眼無法識別的視頻真假問題。對此,現階段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多家互聯網公司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據郎一寧介紹,以往針對深度偽造視頻檢測的方案主要分兩類:幀級檢測和視頻級檢測。幀級檢測方法標注成本高,還要將幀級預測轉化為視頻級預測,對融合技術要求高,極易導致漏檢或誤檢。視頻級檢測研究則過多專注于按照時序構建的檢測模型,導致檢測效果受到一定限制。研究只依賴視頻級別標注就獲得好的檢測效果,對保障未來虛擬世界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用AI治理AI”促進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
直播中有網友提出,如今的技術發展水平,離元宇宙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提元宇宙的風險治理問題會不會太早?郎一寧表示,AI治理的發展不應該落后于科技發展。
在未來,人們的嗅覺、觸覺、味覺、痛覺都有被欺騙的風險。這個融合了AR、VR、MR、AI等技術的未來世界,是現實和虛擬高度融合后的產物,也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
“人工智能發展到目前的階段,能做的事情已經非常多了,如果我們不做一些模型的約束,不增加魯棒性,那么未來它很可能會有失控的風險。”而如何更好地應對其中的安全風險,用魔法打敗魔法,用AI治理AI,這也是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實驗室(AAIG)正在研究的方向。
“實現AI算法可持續發展,是治理的初心。”郎一寧表示,AI算法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避免快速發展中產生的不良因素,讓其可持續發展,必須有一些治理技術和理念。
他認為,堅持技術可用、可靠、可信同樣重要。“可用”即指基于算法實現的功能,將為人們生活帶來更便利的體驗;“可靠”即指技術具有穩定性,面對海量數據涌入,不輕易崩潰。目前的開源技術、云計算等發展,使得技術可用、可靠兩個層面都可實現,而技術“可信”則面對更高的要求,算法防御性、公平性等都是實現技術可信的要素。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通過多方參與協同共治,達到治理與發展平衡。”郎一寧說,多方參與不僅指不同的互聯網公司之間,也包括學界、行業等不同領域的協同共治。
“我覺得AI治理最大的價值,就是能夠讓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談及AI治理的價值,郎一寧稱希望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可靠可信可用的人工智能。“這樣,當我們真正走進元宇宙的那天,它才是自由且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