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崔秋陽
編輯|章漣漪
“第一輛車投入3400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過100億”
“智能駕駛方面一期總投資33億元,已追加至47億元”。
……
小米創始人雷軍口中的這些數字一一對應著近日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的各項技術成果。
官宣造車三年,小米汽車的技術儲備并不少,但如果將視角放到宏觀層面,梳理小米集團這幾年的投資版圖,便能發現小米和雷軍為造車所做的準備遠不止如此。
2021年,《賽博汽車》就曾梳理彼時小米在汽車行業內投資過的企業。在小米汽車舉行首個發布會后,我們又將其在汽車領域投資版圖進行了進一步梳理。
整理發現,隨著雷軍對汽車領域研究加深,其相關投資也更加深入,幾乎打通了全產業鏈,不止是動力電池、智能網聯相關企業,甚至還涉及到先進制造領域等。其中有部分企業已經成為小米汽車的供應商,另有部分企業或許很快也將迎來上車機會,而后者是未來小米汽車能否在汽車賽道站穩的關鍵。
01看變化:零部件投資占比提升
在2021年9月,《賽博汽車》曾經梳理了小米在汽車領域內的投資布局,涉及新勢力主機廠、三電、智能傳感器、芯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智能座艙等,以及車險維修、出行服務和汽車交易等方面。
隨后,雖然雷軍需要把一部分精力集中于第一款產品SU7之上,但小米集團在汽車領域內的投資節奏不降反升。
據《賽博汽車》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9月以來,小米集團和順為資本累積投資了近50家汽車領域內的企業,涵蓋傳統零部件、先進制造、三電、芯片、補能、智能化軟硬件等方面。

小米集團自2021年9月后在汽車領域的投資(數據來源:企查查)
2021年3月30日,雷軍在公開演講中宣布,在此之前其在汽車領域投資主要以動力電池、智能網聯相關的企業為主。
而隨著自己造車進度的推進,小米汽車在汽車行業的布局也在不斷加深。自2021年底以來,小米集團的投資布局中,汽車零部件的占比最大(13家),甚至還投資了四家先進制造領域的企業。
在零部件的投資中,也能看出來雷軍的投資選擇也在隨著其對汽車了解的不斷深入而更加精細化。
比如,小米投資了專注于車載充電機和車載DC/DC轉換器的富特科技,專注MEMS高精度傳感器的能斯達電子、開發制動產品的炯熠電子以及提供NDT微壓力應變器的紐迪瑞等。
或許也正是由于這幾年通過親自造車以及投資入股的方式,見識到了汽車行業中龐大、復雜的產業鏈條的完整一面,雷軍在召開小米汽車科技發布會的前夕,通過微博和包下廣告牌的方式多次向同為新勢力的前輩們致敬。

小米汽車向前輩們致敬
這些被小米集團或順為資本投資的產業鏈企業是否都已經成功進入了小米汽車的供應名單,我們暫不得而知,但至少在這些企業中有部分企業已經受到了小米汽車的青睞。
禾賽科技的AT128混合固態雷達已經確認搭載于小米汽車首款產品SU7之上。
于2023年9月收獲一筆來自小米集團融資的探維,也正在與小米汽車洽談項目,其激光雷達產品很可能也將進入小米汽車后續產品的供貨名單之中。
能夠進入小米汽車的供應商名單當然是產業鏈條上眾多企業的主要目標。因為一旦拿到小米汽車的定點項目不光有利于擴充自己的出貨規模,還能受到小米光環的加持。
比如,在技術發布會上被提及的匯川技術,其股價在12月27日發布會當天就迎來了0.67%的小幅上漲,在第二天繼續上漲了近4%,小米汽車板塊也于28日迎來了4.42%的反彈。
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是,在SU7正式上市之時,小米汽車或許還將再帶領板塊內的其他企業迎來一波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