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芯片市場在AI技術革命下呈現擴張態勢,但復蘇基礎受多重因素威脅。一方面AI芯片和數據中心需求仍是主要驅動力,但亦面臨投資過熱的問題;另一方政治地緣因素正為全球芯片市場帶來一些阻礙因素,芯片庫存高企也需要應對的難題。
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2月全球芯片銷售額達549億美元,同比增長17.1%,但環比下降2.8%。SIA總裁John Neuffer指出,在美洲市場近50%暴漲帶動下,行業已連續10個月保持超17%的年增長。這一數據反映出當前半導體市場的復雜態勢。
John Neuffer表示,美洲市場的強勁增長主要得益于AI技術需求的增加以及數據中心擴建等因素。此外,美洲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鏈和政策支持也為其市場表現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盡管美洲市場表現亮眼,其他地區如亞太、歐洲和日本的銷售額同比漲幅則相對較低,甚至部分區域出現下滑。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 預測,2025年全球芯片市場規模為697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11.2%。而Future Horizons創始人Malcolm Penn在波蘭半導體戰略峰會(ISS Europe)上也發表重要預測,認為2025年全球芯片市場將實現12%±10%的增長,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60億美元。
不過,Malcolm Penn也警告,指出兩位數增長背后暗藏危機,包括庫存高企、增長依賴漲價而非銷量等問題,強調當前復蘇基礎極其脆弱。
Malcolm Penn認為,盡管2024年行業實現近20%增長,但這主要來自芯片漲價效應,實際需求并未真正回暖。他特別提到,關鍵指標晶圓廠利用率全年低迷,認為這種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對于2025年,他預計增長區間為6%-16%,但直言這仍是人為數字,下行周期遠未結束。
Malcolm Penn表示,2025年全球芯片市場面臨兩大主要挑戰:一是AI服務器需求放緩問題,主要在于當前AI數據中心投資過熱但回報未現,真正的產品驅動繁榮尚需時日;二是地緣政治動蕩風險,特別是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政策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
TrendForce也指出,AI服務器出貨量預計在2025年將顯著放緩。此外,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商業化落地困難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對AI服務器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盡管AI芯片需求在某些領域(如GPU和存儲器)仍然強勁,但整體來看,AI服務器市場的增長潛力受到限制。
地緣政治動蕩風險是另一個關鍵挑戰。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和技術封鎖背景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受到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