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該中心代管的大學生檔案中,三成已被主人“遺棄”,最早的“棄檔”距現在有8年之久。
該中心工作人員感嘆:大學畢業生中的“棄檔族”越來越多。
■大學校園盛行“檔案無用論”
在鄭州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歷屆大學畢業生們遺棄的檔案多達四五千份。近日,省會一家高校的調查顯示,有70%的學生認為“找工作看重的是能力,檔案不怎么重要”,有70%的學生不知道檔案管理的相關政策。
鄭州大學宣傳處副處長張承鳳分析,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后,檔案、戶籍在大學生擇業考慮因素中越來越不重要。用人單位若不能解決編制和戶口,畢業生往往將檔案棄之不顧,或遺棄在各類人才交流中心,或遺棄在學校。
她認為,由于檔案管理非常嚴密,保管、分類、轉遞等手續繁瑣,一旦學生畢業后戶籍轉出,學校只能將其檔案發回原籍或人才中介機構。時間一長,這些檔案就成了“棄檔”或“死檔”。
■檔案并非“雞肋”
“現在,人才頻繁流動,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人事檔案的作用被淡化,多元化就業導致遺棄檔案者越來越多。而這種淡化,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方面。”鄭州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他表示,雖然檔案的“決定性”作用在弱化,但并不代表檔案能夠隨意丟棄。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國家強制推行的福利政策,職稱評定、各種政審等,還需利用人事檔案進行。即便以后推行電子檔案,也需要文本檔案作為依據。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現行的檔案管理制度不會取消。此外,出國、升學、結婚、生育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檔案。
■丟棄檔案有麻煩
檔案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會有許多麻煩。鄭州大學工學院96級的一名畢業生在鄭州市一家股份制企業工作,誰知該企業破產后其檔案也不知去向,歷時3年才補辦了一份。鄭州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提醒大學畢業生,不要將檔案交給無檔案管理資格的非公企業,或由個人保管。
河南省社科院社科所張所長認為,目前解決棄檔的辦法不是強化當事人的檔案觀念,而是如何進一步加強管理。他認為,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建立托管中心,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talent/article/d_1nrutrujin7g3.html?WebShieldSessionVerify=evBz3cNv0pA2tyPlkJYK
上一篇:你的快樂缺失了嗎
下一篇:微軟:面試的三大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