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3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記者樊瑞)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年來,稅務部門認真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推動政策紅利精準快速直達經營主體,更好服務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數字經濟、高技術產業、機器人產業三個領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5月底結束的2024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數據顯示,三...,機器人,制造業,智能,服務,智能化,202
-
2025-07-03
挑零件、擰螺絲、搬箱子……這樣一條工業流水線搭建在合肥長三角數字科技示范園內。不同的是,這條流水線上的工人都是機器人。 近日,被稱作“機器人學校”的合肥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預訓練場正式啟用,這所學校也迎來它的首批學生。“機器人學校”能教會機器人什么本領?人民網安徽頻道來到這里一探究竟。 上課:...,機器人,物流,智能,服務,智能機器人
-
2025-07-03
近日,貴州榕江遭遇特大洪水,洪峰在4天內兩度過境城區,超4萬群眾緊急轉移。當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隊伍迅速集結,奔赴榕江展開抗洪搶險。救援隊伍以科技為刃、協同為盾,筑起抗洪搶險的鋼鐵防線。貴州省榕江縣發生特大洪澇災害以來,共產黨員們沖鋒在前,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機器人,供水,二次,應急,智能化,南方電網
-
2025-07-03
“快看!機器人爬泰山啦!”,機器人,電力,知識產權
-
2025-07-02
人工智能,智能,智能,人工智能
-
2025-07-02
人工智能手機(AI手機)真的來了?無論是4月OPPO發布的FindX8全新系列手機,5月榮耀推出的榮耀400,抑或6月vivo剛發布的XFold5,都展示出其“AI”的功能。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這些手機產品的出爐,不僅是人工智能手機...,終端,智能手機,智能,智能,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
-
2025-07-02
6月28日,“智能賦能·創意共生”人工智能時代藝術設計創新與實踐研討會在蘭州工商學院成功舉辦。研討會現場(蘭州工商學院供圖)此次論壇由蘭州工商學院主辦,藝術學院承辦。蘭州工商學院教學常務副校長宿光平教授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并分享了學校在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藝術設計方面的思考。華僑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爾義教...,分析,人工智能,智能,設計,人工智能
-
2025-07-02
“金融與科技”成為2025陸家嘴論壇上高頻出現的關鍵詞。當金融為科技創新注入源源不斷動能的同時,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也在以不可逆之勢重塑全球金融業。“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已不是一個國家的現象,它是全球現象,是技術革命。”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的話引發了眾多參會人員的共...,系統,人工智能,智能,智能,智能化,人工智能
-
2025-07-02
央廣網天津7月1日消息(記者張強)在近日舉辦的第24屆中國未來金融峰會上,由國際權威財經機構《亞洲銀行家》(TheAsianBanker)主辦的2025年度中國獎項計劃結果正式揭曉,金城銀行“企業智腦”大模型應用項目榮獲“中國最佳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項目”獎項,被評審認定為徹底革新了銀行后臺運營,是人工智能技術與金融場景深...,分析,人工智能,智能,智能,人工智能
-
2025-07-02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記者吳佳怡)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課程綱要(試行)(2025年版)》,從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中小學校開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每學年不少于8課時,實現中小學生全面普及。圖片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從小學到高中不同階段開設對應課程人工智能課程以全面提升學...,系統,人工智能,智能,智能,智能化,人工智能
-
2025-07-02
在教育領域,一場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深刻變革正在悄然展開。由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聯合北京市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應用創新研究基地重磅發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合創新應用場景解析》(以下簡稱《應用場景解析》),為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呈現了一幅智能時代的教育新圖景。它不僅詳盡描...,分析,人工智能,智能,智能,智能化,人工智能
-
2025-07-01
石化產業是惠安縣的傳統支柱產業。2024年,以中化泉州分公司為基本盤的惠安石化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013.63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一半以上。面對工業領域石化產業“一產獨大”的現狀,惠安新一輪產業項目如何布局,如何尋找新的產業經濟增長點?惠安的回答是——依托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這一龍頭,布局工業新項...,系統,新能源,通訊,工業,產業鏈
-
2025-06-30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24日02時00分,在臺灣花蓮縣(北緯23.77度,東經121.43度)發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21公里。 (總臺央視記者張騰飛)
-
2025-06-30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20日04時18分,在臺灣高雄市海域(北緯21.99度,東經119.83度)發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總臺央視記者張騰飛)
-
2025-06-30
時空信息工程專業是教育部今年新設的科技前沿交叉專業,深度融合空天科技、測繪遙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能夠服務于空天探索、低空經濟、智能交通等戰略領域。服務國家重大工程的基座在未知復雜環境實現實時探索成像,這樣的科幻場景正在照進現實。放一個小飛機,在樹林里繞一圈,就能夠知道有多少棵樹,甚至還能知道每棵...,機器人,人工智能,智能,智能,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