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5-06
記者了解到,“中國制造2025”誕生于制造業重返美國及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的大背景下。其中,美國實施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建立“制造創新研究院”組成的國家制造創新網絡;德國則推出席卷全球的“工業4.0”計劃,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被認為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
2015-05-05
我國傳感器產值過億的企業僅占總企業數量的13%,全國不足200家。產品種類齊全的專業廠家不足3%。長期以來,行業整體技術分散、規模偏小;缺乏統籌規劃、頂層設計;缺乏合理資源配置和強大政策扶持;市場壁壘過多、公共服務配套、標準體系不完備,是制約傳感器產業化發展的成因。
-
2015-04-30
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是揮之不去的。如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實體經濟在體制機制層面與市場經濟不匹配的障礙,成為重振中國制造業雄風的關鍵。
-
2015-04-23
2015年1-3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平穩,在各工業行業中保持了較高的景氣程度,內需市場比重穩步提升,外資企業銷售產值增速回彈,家用視聽行業持續回暖,經濟效益持續向好。
-
2015-04-15
國內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75%的市場被國外品牌占領,其中日系品牌占比達到45%,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三菱電機、安川、三洋、富士等。國內華中數控、廣州數控等生產企業起步較晚,產品性能與國外品牌存在較大差距,僅占約25%的伺市場。
-
2015-04-09
未來五年,國內傳感器市場平均銷售增長率將達31%。本土傳感器需求規模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工業電子設備和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和專用電子設備等。工業電子設備和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產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也是傳感器應用最多的領域,如測量各種工藝變量、電子特性和物理量,以及傳統的運動/定位等。
-
2015-03-31
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品工業司指導,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與應用聯盟主辦的第九屆中國LED產業健康發展高峰論壇將于4月10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玫瑰廳3隆重召開,組委會很榮幸的邀請到了中國照明電器協會陳燕生副理事長和福建省光電子行業協會高級顧問彭萬華主任分別從智能照明的市場及技術路線等方向進行深入探討。
-
2015-03-23
2015年1-2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開局良好,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在各工業行業中保持了較高的景氣程度,內需市場比重穩步提升,為實現2015年全國經濟增長目標發揮了積極作用。
-
2015-03-23
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發展存在主要問題是重技術,輕標準,出現了信息時代的“信息孤島”;重研發,輕需求,導致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不足;重產品,輕服務,缺乏對產業價值鏈的支撐;重跟蹤,輕創新,支撐產業發展能力不足。
-
2015-03-13
以機器人及運動控制設備,自動化設備/配件,傳送設備,工具,組裝設備及材料為代表的電子制造自動化設備在近年來,被電子制造業所廣泛關注,并實際的改變著傳統電子制造業,使產業結構不斷發生著變化。去年,NEPCON電子展的廣大觀眾在電子制造自動化專區(EMA)領略了新型的自動化設備及技術,機器取代人工并挑戰工藝極限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
2015-03-06
物聯網被視為半導體產業的“Next Big Thing”(下一件大事),IC Insights曾預測物聯網相關芯片產值在2013~2018年間可望取得高達22.3%的年復合成長率。3月17日即將開幕的201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匯聚了一批國際領先芯片和電子元器件廠商,可以說幾乎100%都已涉足物聯網相關的領域。他們對于即將爆發的物聯網應用市場又有何各自布局和產品策略?
-
2015-02-28
大量勞動密集型、低利潤率的裝配工作仍在中國進行,這是中國在人均自動化上落后于鄰國韓國和日本的原因。日韓等國是高級電子零部件(如記憶芯片和液晶顯示器)的主要供應商,這些穩定設計和高利潤率的業務幫助這些國家的生產變得更加自動化。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韓國和日本每1萬人的工廠里,就配備有超過300個多功能工業機器人。而中國每1萬人的工廠僅擁有23個機器人,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
2015-02-28
2015,經過了短暫的春節狂歡,人們開始回歸日常的經濟生活,在即將展開的2015年,中國的企業將面對怎樣種種困境和機遇?而其中將會有八大行業將會面臨危險。
-
2015-02-09
與國外產品相比,我國數控機床的差距主要是機床的高速高效化和精密化上。對高速加工技術,國外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對高速加工的機理、機床結構、機床剛度和精度的影響等都有了系統的研究,并開發生產了各種高速銑削中心、高速加工中心,廣泛應用于航空器鋁合金零件和模具加工上。
-
2015-02-09
人工智能沉寂了多年,現在為什么又突然熱門起來了呢?大量事實證明,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天硬件復興了,也帶動了人工智能的復興。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關鍵技術的大發展大突破,這個星球上的一切硬件都在面臨著被智能化,而人類對智能化的終極追求就是實現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