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02
目前中俄東線天然氣供應協議的談判已圓滿結束,盡管在許多方面存在分歧,例如:價格;遠東地區氣候條件惡劣;管道運輸成本較高等等。簽訂的供氣時間為三十年,是俄羅斯目前最大的出口天然氣的最大的單子。
-
2016-08-23
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預估,未來5年,中國制造業的機器人密度將爆增3倍,擠進全球前10名,成為拉動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市場的火車頭。機器人產業只有3成與高科技相關,而有7成和工業、醫療、非必需消費、能源等自動化產業緊密結合,應用更廣泛、機會更多元。
-
2016-08-22
每一個工業用戶、每一個家庭、每一度電的背后都離不開電網的有效支撐。MSR路由器成為業界第一款獲得SDN認證證書的路由器,全面支持SDN解決方案,為后續電力行業調度網、信息網業務靈活部署、流量智能調度等方向的探索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
2016-08-09
西門子德國數字化工廠作為優秀的先驅者,用25年的時間已實現75%的生產作業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在線監測節點超過1000個,每天采集數據超過5000萬。每年生產元器件30億個,可24小時為客戶供貨,產能較數字化前提高了8倍。光看數字會覺得基本上智能制造的核心關鍵指標都提到了,只是不能直接感受到具體牛在哪兒。
-
2016-07-29
傳感器作為萬物互聯的基礎,在工業制造、智能汽車、通信電子和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應用廣泛。目前,我國高端傳感器芯片主要依賴進口,在政策的大力推進下,我國傳感器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另外,NB-IOT、LTE-V等相關標準的制定也給傳感器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2016-07-15
在工業發達國家中,配電系統自動化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的配電系統自動化,已經形成了集變電站自動化、饋線分段開關測控、電容器組調節控制、用戶負荷控制和遠方抄表等系統于一體的配電網管理系統,其功能已多達140余項。
-
2016-07-13
目前,節能環保企業在互聯網布局的APP主要分為移動電商類、展示銷售類和工程項目對接三大類,下面我們就幾種類型的代表App進行一下分析和梳理。
-
2016-07-11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發布了《智能制造八大投資熱點市場規模預測》報告。報告認為,2015年我國智能制造產值在1萬億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過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20%。報告指出,90%的中小企業智能制造實現程度較低的原因在于智能化升級成本抑制了企業需求,其中缺乏融資渠道是主要原因。
-
2016-07-09
根據報告,2014年全球智能電網數據分析市場達14.539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45.2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率15.9%。智能電網數據分析指的是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一個子集,用于分析智能電網產生的大量數據。這些方案用于分析不同的參數,如消費行為、能源消耗方式、電網部件的健康狀況等。
-
2016-07-09
政府對電網穩定性提升的投入不足、繼電器高成本和無序的市場競爭將會成為該市場發展的制約因素。從目前來看,全球自動繼電器市場過于分散,集中度不高,只有少數幾個企業巨頭通過兼并的方式不斷開拓國際市場,例如瑞士ABB集團,愛爾蘭伊頓集團,日本三菱電機,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和法國施耐德電氣。
-
2016-07-08
智能化必須經歷三個階段: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光伏電站智能化構成可分為3個層次:底層——設備硬件智能化(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配電裝置等);中間層——光伏電站生產監控管理功能智能化及發電最優控制;頂層——大區域決策服務。
-
2016-07-05
我國裝備制造行業還陷入了一種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惡性循環,主要的癥結在于我國自主創新薄弱,高端裝備制造呈現失守困局,尚不具備引領世界裝備制造業發展新潮流的能力。如:90%的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依賴進口,工廠自動控制系統、科學儀器和精密測量儀器對外依存度達70%。高端裝備行業期待技術提升和發展。
-
2016-07-04
對于智能制造而言,傳感器不僅是采集數據的眼睛和耳朵,更是高端制造、流程控制、聯網操作的大腦和心臟。專家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傳感器市場增長速度將持續在30%以上。目前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市場規模預計在1200億元以上。
-
2016-06-24
國外擁有先進核心技術的機器人企業,大多都是以龐大的企業規模作為支撐。日本的納博特斯克公司占據世界減速器市場70%的份額,國內機器人企業規模都太小,但核心技術的研發都是高風險項目,可能還沒有研發出成果,企業自己都先死了。
-
2016-06-23
2016年底前,要完成造紙、制革、電鍍、印染、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專項治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