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大幕正在中國大地上徐徐開啟。推進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有助于中國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擺脫資源環境瓶頸的制約,走出一條經濟增長與能源發展的雙重優化之路。
從當前形勢下來看,3D打印已經迎來了行業發展的春天。但你了解當前國內3D打印企業的分布及現狀嗎?三迪時空網利用兩年的時間進行了實地調研走訪,把脈國內3D打印企業。目前平臺注冊企業會員已達到了980家,注冊會員已超百萬。行業飛速發展,通過智能云平臺搜集到的大數據,雖還未涵蓋全部企業,但已能比較客觀展現當前國內3D打印企業的分布及現狀。
預計到2020年,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達到21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101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 1.5倍、1.4倍,中壓公用配變容量達到11.5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404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1.4倍、1.3倍。那么,中國配網現狀如 何,未來又會如何建設?下面北極星輸配電網為您整理了中國配電網現狀分析以及配網自動化一些基本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數據中心守護著企業重要IT設備的運行,如服務器、網絡設備以及存儲設備等,在數據中心支持全球數十億人口上網的同時,也產生大量的機房能耗,因此,勢必要研究具體的機房能效改善對策,才能真正實現節能。對于當前的數據中心管理者來說,必須采用高效率的機房經營方針,才能取得“環保”及“經濟”雙贏的好處。
2015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繼續保持較快下降,節能減排的有利因素正在積聚發力,節能減排進展總體順利。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近期發布的年度數據報告稱,2014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總額達到3100億美元,相較2013年的2681億美元增長了16%,較2004年的602億美元增長逾5倍,但與2011年的歷史最高記錄3175 億美元相比仍低2%。2014年,全球風能和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均創下歷史紀錄,總規模約為100GW。相對于2011年安裝的69.5GW,目前每GW的項目造價顯著降低。
美國GTM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太陽能逆變器出貨量實現38.7GW,預計2015年將逾50GW。報告預測,2018年之前,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將繼續保持13.1%的平均年增長率。相同期間內,全球太陽能逆變器銷售額至71億美元,不過平均年增率僅為2.8%。
實際上,真正能在國內機器人市場爭得一席之位的機器人概念股屈指可數,我們結合國內機器人上市公司的業績、產業布局以及綜合實力等盤點出了2015年中國最具潛力的上市公司十強。
隨著我國下游應用市場的迅速擴大,我國光伏設備產業規模也將持續擴大,逆變器、多晶硅、背板、電池、組件等設備企業將迎來新一輪利潤增長期。
第四次工業革命關鍵詞之一是智能工廠,即依靠機器設備具有的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利用系統提供的信息、統計數據和動態分析能夠使生產變得更精益、更節能。“人機協作”機器人作為一種新型機器人,不僅具有機器人“精準”,又同時具有人一般的”靈活“,近來備受業界關注與青睞。在工業4.0的大環境下,“人機協作”機器人又將何去何從呢?
我國逆變器市場正在整合,未來國內一些不具競爭力的逆變器廠商會逐步退出。并且,今年中國太陽能市場將持續火熱,不少國內逆變器供應商將不斷擴大其海外市場。
減速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控制器作為機器人的四大關鍵零部件,是機器人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國內自動化升級起步較晚,這些關鍵零部件長期以來依賴進口。記者調查發現,四大關鍵零部件中,RV減速器國產化進程最為緩慢,國內外價差高達數倍,這直接導致國內組裝的機械手沒有市場競爭力,亦阻礙了機器人國產化進程。
中國制造正在邁出“由大變強”第一步。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記者從中梳理出六個關鍵詞,力求刻畫《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意圖。
目前,無線技術分不同種類,通常以產生無線信號的方式來區分,目前主要的方式有ZigBee、UWB和Wi-Fi、藍牙、NFC技術等五大種,其成本和特點也不盡相同。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無線傳感技術將廣泛應用于工業行業,將有較大前景。
天津開發區高端智能裝備輔助研發服務平臺(一期)已服務本市及外省市智能制造企業70余家,服務涵蓋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機器人、高端工程裝備、智能硬件等領域,成為開發區繼津京互聯創業咖啡之后傾力打造的新一處特色“眾創空間”。
1887
8840
10036